书法课:问题很多,办法也不少

佚名 互联网 2014-10-29 09:02

书法课:问题很多,办法也不少

学习书法,不仅是写整齐的中国字,更重要的是促使孩子们在书写过程中体会汉字的美感,培养对民族语言的热爱

 

一致赞同——这是今年2月,教育部颁布《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将书法纳入中小学教育体系,规定中小学生须分年龄、分阶段练习硬笔和毛笔书法的政策出台以后,书法界的反应。在黑板变白板、键盘代替手写、汉字书写式微的当下中国,倡扬从小学习书法、了解汉字,在中国书协副主席苏士澍和中国书协理事骆芃芃等书法家看来,是化解“汉字危机”的第一步:“在高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一些传统的精髓在不经意间被忽视。中小学生可以熟练使用电脑,却写不出像样的汉字,而且这种现象非常普遍。”在书法家看来,书法处在濒临被淘汰的边缘,逐渐被电脑、iPad取代。学习书法,不仅是写整齐的中国字,更重要的是促使孩子们在书写过程中了解中国文字的历史、中国文字的独特构造,体会汉字的美感,培养对民族语言的热爱。

利在学生,功在千秋。然而,看起来很美的“远大前程”,落地实施,却有着令人无法忽视的困难——师资问题如何解决、教材怎样统一、课时是否保证、设备怎样更新……近日,在由全国政协书画室、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书协、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台湾弘道书学会等单位主办的中小学书法进课堂研讨会上,海峡两岸书法界、教育界人士为此交流心得、解疑释惑。

校园墨香日渐浓

北京挂牌小学规范汉字试点学校,对如何进行汉字书写出台专门实施方案;南宁抽样考核学生卷面书写;常州实施书法教育“百千万工程”8年有余,建立64家书法特色学校,培训500多位教师、6000多名小小书法家;深圳保安黄埔小学实施“五个一工程”:每天认真习字一刻钟、每周一节书法课、每周一份书法作业、每月一次书法习作展、每个寒假写一次春联。“书法使我对中国文化产生强烈兴趣,上了中学,我还要继续学习书法。”山东省德州市建设小学六年级学生陈紫晴说。来自深圳的教师钟传伟认为,汉字的基础非常重要,中国人需要有对文化的认同感。

在书法教育中,师资问题仍是首要难题。一般学校难以保证每个年级配备专业的书法老师,不少书法课由语文老师或者艺术老师代替,更别提那些一个县都找不出一个专业书法老师的中小学校了。有的校长也吐槽:没有老师就要去聘,还得去找教材、增设备,由此产生了更多的费用,家长却不愿为此买单。“书法教育应定位于自身的学科系统基础,加大对专业书法老师和兼职书法老师的培训力度,组成教研组。”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学教材研究室教研员周凤甫建议,校际之间可以开展合作、互通有无,共同培育书法教师力量。

中国书协副主席陈振濂等书法家组织书法教师开展“蒲公英计划”,先期推出“3个100”:3年内,每年拿出100万元成立专项基金、在全国招收100位老师、累计面授书法课100堂以上;广东中山石岐中心小学校长李筠瑞介绍,学校制定新老师过关考核:上岗第一年的年轻教师每周交一篇钢笔字、每月交一篇粉笔字和一篇毛笔字,制定教师计划,举办教师书法比赛,促进教师群的墨香氛围。随着纲要的实施,各地也纷纷开展招募文化志愿者组成讲师团,开展书法送教活动;成立学校写字教育工作室,一方面负责学生的书法培训,另一方面可以组织教师外出观摩交流。“从一年级开始学习书法,写一手漂亮的字,是门面,也可以调节身心,养成安静的习惯。”深圳市莲花小学数学教师许艾拉认为。

多渠道并举,形成培养培训的长效机制,解决师资问题,书法教育还要制定课程标准,有序安排教学计划,实现循序渐进,需要构建教学系统,发挥综合效应——如果没有教学大纲,没有像样的书法教材,书法教育也是形同虚设。

台湾书画教育协会名誉董事长苏安德认为,教学应有系统,授课和教材得让学生一听就明白;台湾明道大学书法研究所教授陈维德亦认为,教材应当关注实用性、笔法、字法、偏旁的使用,以及趣味性,依年级循序渐进,“如果三年级到六年级,都在教‘永字八法’,那就是敷衍”。中国书协理事、首都师范大学书法文化研究院教授叶培贵认为,教材范本应选择经典作品为宜,既满足于全体学生提升书写水平,又不碍于学生在艺术上的未来发展。“过去的教材往往局限于书法史的内容,缺失了书法可以表征的中国文化和精神的领域,而且有不少以激发兴趣为名,完全出于民间传说的小故事充斥其中,还有描头画尾的方法。”他认为,书法界和教育界应当严格审查教科书,“毕竟,书法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内容,旨在提升国民文化素质的基本水平,又实现其精神品质的提升”。

“让凶手变助手”

有些教育者发愁,教师和教材的困难解决之后,设备的问题会接踵而至。“在数字化时代,我们要思考,如何让年轻人透过数字化程序认识和喜爱书法,才是王道。”台湾淡江大学教授张炳煌介绍了学校开发的“数位e笔”工具,借由数字化的演示,学生可以看到教室和经典法帖的笔顺、运笔过程,改变传统字帖的呈现方式,与现代教学方式结合。“电脑是个凶手,那我们就去理解它,让它从凶手变成助手,帮助学生对书法产生兴趣,进入堂奥。”张炳煌如是说。

为了淡化课程的色彩,广东中山石岐中心小学想了很多办法。“我们举办名家讲堂、书法欣赏讲座、猜篆字、猜灯谜活动”,据李筠瑞介绍,小学还有一个木棉书社,定期举办书法比赛和书法义卖。澳门书协主席连家生将目光放得更远,澳门书协与中国书协合作办班,很多参与者是书法老师,濠江兰亭中学的建立,也为加强澳门书法教育业界与内地书法搭建支点。

珠海一中教师朱荣辉有个通过AFS组织交换来的17岁外籍学生马塞罗,中文名叫小虎。老师不会英语,就比划着教他,而小虎在第一次学习写字和毛笔的使用时,就思考“这种写法如何是一种艺术形式,它与西方艺术如此不同”。“每周,我都能得到有趣的教导,我希望回到意大利,能找到一所学校继续学习书法,我在意大利,也许可以传播中国艺术和中国文化的同时,教书法给一些我的朋友。”这和于右任先生所说“写字是人生最快乐的一件事”异曲同工。

周凤甫认为,良好的书法习惯、熟练的书写技能和书法艺术欣赏的能力,是中国人应有的基本素养。书法教育不只是让每一个学生成为书法家,而是让每一个孩子写一手好字,了解传统文化,并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书法教育的真正落地,应改变以升学为目的的教育观念,学习书法蕴含的民族传统文化,以塑造健全、独立的人格,国民的审美能力才会变得丰盈而具有想象力。


 

  →→

(责编:)

相关阅读

?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现代文化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现代文化网独
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现代文化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