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玉兰悠然开——赵美兰女士之初印象
更新时间:2024-09-19 关注:72
春风轻拂的时候,憩园的玉兰花又开了。
高空之下,紫、白、粉交相辉映,淡淡的香气若有若无地飘散在空气中。纯洁的白,淡雅的粉,高贵的紫,让进园散步的人屏息仰望,流连忘返,久久徘徊不愿离去,连园外经过的人,也被吸引或驻足凝神,或频频回望。
憩园很小,一座高台,一个花坛,加之几棵树、几丛花,虽与立交桥相邻,却是狭长而安静。我爱在憩园散步,无论春夏、晨昏。在小园逗留的时光,成了我一天中最为惬意的美好时光。我在这里散步,与自家的狗儿嬉戏,在这里读书……春天来临的时候,我更多的是立在玉兰树前,静静地看着那一朵朵的兰花在枝头展现着自己的美丽。一阵风吹来,一树的花儿轻轻颤动着,似乎在告诉人们绽放后豁然的欢愉。
爱这憩园的自然不只我一个,年幼的孩子,奔跑的少年,年轻的恋人,步履蹒跚的老人……都能在这里看到他们的身影。每天上午九点左右或下午四点左右,总能见到几位老人,应该是住在附近的吧!老人们或是慢慢悠悠地踱着步、或是坐在木椅上晒太阳说着话。我们只是相遇,不曾交谈。见到了微笑一下,算是打招呼。
我本是未曾留意过谁,但一位老人还是引起了我的注意。
她身材瘦小,短短的头发花白却整齐,衣着干净得体。每次见到她,都会看到她左肩上挎一个布包。有几次,我看到她坐在椅子上从包里掏出杂志在看,我才知道她的包里装的是书。这个年纪的老人,外出带书看的我还是头回遇到,顿时让我心生敬意--好雅致的一位老人。
机缘巧合,我和老人渐渐熟悉了。
深秋的一天,我正在玉兰花前的木椅上看书,眼睛觉得疲倦的时候,抬头去看玉兰花时,恰巧看到她从不远处走来,从容缓慢的步子,略带微笑的平静的脸,脖子上挂了一个白色的小方盒,不知道是什么。
“你好!来了?”我主动和老人打招呼。
“来了!”老人微笑着向我走来,轻轻坐在长椅的另一边。我指着她脖子上挂的小白盒,问:“这是?”
“这是我听的佛家的音乐。”她笑着回答,说着低头拿起小白盒对我讲它的用法。
我笑着,我原本以为是为了防止老人走失用的呢!
随后,我们很自然地聊起来,老人很健谈,眼睛明亮,思路清晰而迅速,表达清楚而大方,她时而抿嘴倾听若有所思,时而爽朗地哈哈大笑,时而把所经历的故事娓娓道来……
通过交谈,得知老人生于1933年,已经87岁,很上进,思路清晰,人也开朗。她说:“你以后就把我当朋友吧!”“当然,我早已把您当朋友了!”我应声回答,我们相互留了姓名电话,我这才知道老人叫“赵美兰”。不知为何,这名字居然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再见面,便已然老朋友一般了。我们聊家庭、工作,开心的事、烦恼的事,现在和过去……当然,以我聆听老人讲述为主。丰富的人生阅历,犹如一本精彩的独一无二的好书。第一次聊天时,我便在心中赞叹,由衷地为她竖起大拇指:这样坦荡这样努力度过一生,多么充实,多么有意义,虽然历尽了艰辛却又是多么幸福!能结识这样一位老人,又是多么幸运!我也不禁扪心自问:当我老时,能不能也能如此知足且骄傲地回味,为了不虚度此生,我又当如何努力,才能不负此生来这世间一回?
她是一位催人奋进的使者,也是我认定的忘年交!
大年初一那天上午,我打电话给老人拜年。老人很高兴,我也很开心。
后来的日子,阳光灿烂,我们也开始了忘年之交频频的“约会”,每次都是老人主动打电话--我能感觉到是和老朋友交流聊天,老人的真诚和投入。那时,恰逢我的假期,我也得闲,只要老人来电话,便欣然前往,和老人坐在憩园的长椅上聊聊天。
老人的话题很广,如何把儿女送回老家坚持工作啦,去内黄下乡如何艰苦啦,自己闺蜜如何错失工作良机啦,大年初一动手备年饭招待三个儿子十几口子一大家子人啦,大年初二如何“革新”去女儿家聚会啦……这其间,所聊话题可谓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然而,老人脸上始终挂着灿烂的笑,时而还会爽朗地大笑,时而又如同少女一般掩嘴而笑,之后又是一脸的云淡风轻,仿佛是在讲述别人的故事。
讲述最多的,是老人的丈夫——于半丁先生。半丁先生原名于保田,已于2019年因病去世。
当说到自己的丈夫,老人的话题更是滔滔不绝,一边说着,一边陷入了沉思,仿佛又回到了曾经的时光。
老人第一次打电话给我时,说有东西要给我,我们相约在憩园,她带给我一本半丁先生的书。我们坐在憩园的玉兰树下,她让我看半丁先生写给她的一篇文章《我的爱妻》。我把这篇文章读给老人听,当我读到年轻的半丁先生去学校看望同样年轻的爱妻,老人一边听着,一边露出少女般的微笑,脸上竟飞上两片粉红的晕,如那淡粉的玉兰花一般。
后来,老人又送给我半丁先生的作品集、刊载采访半丁先生文章的报纸,还有她自己出的一本怀念半丁先生的书。从言谈中,我知道,从丈夫去世,她就开始这样赠书了,她要用自己的方式,把先生的精神、先生的作品,传播给更多的人,让中国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
半丁先生的作品,每幅都让我叹为观止,其中有多体字作品,有甲骨文……作品行云流水,自然酒脱,或轻盈秀美,或遒劲奔放,技艺精湛,美不胜收。看到这些作品,油然生出一种敬意:一个人要有多么热爱,付出多少艰辛才能习得这样一手好字。我眼前仿佛看到一幅画面:书桌前,儒雅的先生恣意挥毫,身旁一个瘦小的身影忙着折纸、倒墨、递印章……
有一次,老人开着玩笑说起,有人说她和蔡先生的闲话,她常和蔡先生相伴去憩园散步。她爽朗地笑着回应嚼舌根的人——
“干啥去?”“搞对象去!”
一个率直勇敢的智慧老人!虽然只是说笑,却展现了自己的坦荡,她的生活,她的身心,完全以半丁先生为中心——先生去世,她整理他的遗物并精心设计展厅,把先生的作品展示给更多的人看,每时每刻,都在宣讲先生的精神事迹,让它发扬光大,她回忆和先生走过的七十年爱情与亲情的历程,沉浸其中,仿佛半丁先生还在身边,她出的那本书,满满都是对此生与半丁先生相遇、相识、相爱、相伴深深的怀念、感激与眷恋。这样的深情与坚贞,有几人能够体会?!
时时,老人的眼角里闪着泪光——相守七十年,从未有过争吵,就这样相濡以沫,这是何其幸运与幸福,这是怎样的爱与深情?
我静静聆听着,深深地感动着,我的眼睛也湿润了。抬头,看风中的白玉兰,那般纯洁,那般宁静,那般从容,宛若女神般高贵。
三月八日,妇女节,现在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女神节”。在这一天,我去拜访了我心目中的女神赵美兰女士。
我们先在憩园相见,我到时,她正和她的朋友们聊天呢。在那里,我给女神以及她的朋友们拍了跳舞的视频,老人们随着音乐翩翩起舞,大家很开心,欢快的笑声伴着春风飞上枝头,粉的、白的、紫的玉兰花轻轻摇摆,仿佛在为老人们鼓掌。
天色近晚,我与老人相伴回家,“参观”了老人亲手设计的于半丁作品展厅,可以说钦佩且震惊。三室一厅的居室,分书法作品、照片、收藏等几部分展现了半丁先生辉煌的一生。这一切,都出自一直默默陪伴在他身旁的爱妻赵美兰女士之手。从房门上的对联,到屋里满墙的作品……说是“陈列馆”一点也不夸张。难以想象,这位八十七岁的老人在整理丈夫书稿、收藏时花费了多少心血!
“陈列馆”对面是老人的住处,房子不大,收拾得极为整洁,没有一件物品是随意摆放的,而且让人觉得舒适,用“一尘不染”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小小的阳台向外延伸改建,成了优雅明亮的阳光房。窗外,一株桃树迎面开放。房间处处显示着老人生活的智慧,简约、优雅,宛若美丽的兰花,品质高洁。
不止如此,这位近九旬的老人,生活上极为简单,却从未放松过对精神及生命质量的追求。老人有张小书桌,每天她都要在那里看书、写字,书桌上还摆放着平板电脑,上面有老人的微信,她每天都会在上面学习并与朋友们交流。她的朋友很多,用她自己的话讲,她喜欢和爱看书的人做朋友,她自己很爱看书,尤其喜欢历史类的,看电视也是看历史剧或者关注时事。
结束了特殊的拜访,走在回家的路上,夜色如水,而我心中,轻轻掠过一抹兰花的清香,一株兰花悄然绽放——她美丽、纯洁、高贵,自在而悠然。(作者:河南省安阳市安林路小学教师 刘爱国)
-
上一篇:作家李金明荣膺第十届冰心散文大奖
-
·“海上风·艺上海”诗书画展暨艺术家上海采风活动开幕仪式在上海隆重举行2024-11-27
-
·传记、回忆录授课 在夕阳中寻找亮点2024-12-13
-
·刘天德|老师的情怀——石英老师为《光韵情思》诗集作序而感2024-12-07
-
·安阳市首席科普专家走进北关区第三幼儿园开展幼儿科学实验课程2024-12-06
-
·姚伟|细数时光2024-11-18
-
·北京石景山作协:淀上文学雄安创作基地揭牌仪式在雄安新区举行2024-11-18
-
· 河南安阳:北关区第三幼儿园参观消防救援大队社会实践活动2024-11-16
-
·中国散文学会、北京市石景山区作协党建活动《志愿军・存亡之战》观影座谈圆满结束2024-11-02
-
·妙笔丹青颂盛世 翰墨飘香书晚晴2024-10-27
-
·叶建华|相伴诗书追雅韵 悠然践梦逐安康2024-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