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振河书画作品座谈会在安阳书画艺术馆举行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广大书画爱好者的创作能力和审美素养。10月23日,张振河书画作品座谈会在安阳书画艺术馆隆重举行。中媒文化艺术交流工作委员会主席、北京写作学会文化艺术促进会执行主席、中大视界文化传媒产业(北京)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林膑,安阳市殷都区文化广播新闻局副局长王志军,安阳书画艺术馆负责人、原安钢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张清学,原安阳日报副总编、高级记者高庆云,安阳日报记者、《夕阳红》报主编冯湘平、刘文凤等人参加座谈。与会者一行首先步入展厅,参观张振河书画作品展。此次张振河书画作品展共展出美术作品140余幅、甲骨文书法作品80多幅。他的书画作品,内容丰富,风格独特,大幅丝绸画更是创新力作,构图新颖,色彩鲜艳。以其特有的襟怀,巧妙的技法,勾勒出一幅幅充满正能量的艺术作品;一幅幅精美的甲骨文书法作品,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展现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甲骨文字的古朴与神秘,在张振河的笔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参观者们时而驻足凝视,时而轻声交流,对作品中所展现出的艺术魅力赞叹不已。参观结束后,安阳书画艺术馆负责人、原安钢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张清学主持座谈会。与会人员结合张振河书画作品的艺术特点、技法语言、情感表达等方面,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感受。中媒文化艺术交流工作委员会主席林膑高度赞扬了张振河在书画艺术领域的卓越成就,认为他的作品不仅是艺术的瑰宝,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殷都区文化广播新闻局副局长王志军表示,张振河的甲骨文书画为当地的文化旅游事业增添了新的亮点,希望能有更多的人通过他的作品了解和热爱甲骨文文化。安阳日报社编辑高庆云和夕阳红报编辑冯湘平也从媒体的角度,探讨了如何更好地宣传和推广张振河的书画艺术。张振河,河北省成安县人,原河南省安阳市铁西区文化馆馆长,中国当代实力派书画名家。自幼酷爱书画,学生时代受同乡画家王雪涛影响爱上国画,后又从师军旅画家曹延路,他与时任安阳市群众艺术馆馆长,安阳市书法家协会、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的张海同志共同研习十二年之久,深得师长书法艺术精髓。他是香港、深圳等地画廊签约画家,被加拿大聘为画家。近几年先后在香港、深圳等地举办个人画展,他的书画作品深受社会各界的好评。(史超君 唐初家 徐长江)2024-10-24
-
刘运德 | 桂花情缘在我家的院内,矗立着一棵24年有余的桂花树。树干约有水桶般粗,从1.5米处向东西南北伸出四个碗口粗的主枝,向上又长了10余个茶杯粗的分枝,以至层层叠叠的小杈伸向四面八方。远远望去,全树有6米多高,超出了我家的二层主楼顶;树冠直径8米有余,一年四季枝繁叶茂,绿意盎然,为院内洒下几乎一半的绿荫。每年的阴历八月,桂花树开始爆花,那金黄色的花蕊挂满树冠,仿佛披了一层金甲。花蕊清香四溢,直至达到数百米开外,沁人心扉,时间长达两、三个月。因此,这棵桂花树与我结下了不解之缘,既是我家明显的标志,又是全家人心中的牵挂,更是整个“金盾小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我对桂花树的情缘起始于1974年。当时,我在解放军天长县人民武装部服役,10月,由安徽省军区抽调到肥西县蟠龙墩参加参谋业务培训。这里是淮军名将刘铭传后裔刘盛休的居家圩子,有房屋200余间。其中,圩内前部有个大广场,在广场的北边中间,屹立着一棵100余年的桂花树,成为肥西县的保护文物。当我乘坐公共汽车在中途一下车,就闻到润肺的清香。经询问才知,这是远在10里之外蟠龙墩内一棵大桂花树的花香。我和其他报到的同志一起寻着桂花的香味徒步前行,在4、5里处即看到了这棵桂花树高大的身影。来到墩内,只见桂花树主干有三人合抱粗,高30余米,树冠面积约400平方米,上面开满了黄灿灿的桂花,香味浓烈扑鼻。这是我一生见到最大的桂花树,在长达3个月的时间里,日夜与它相依,享受着醉人的芳香,留下了终身难忘的深刻印象。1992年10月,我在界首市人武部工作,参加了阜阳市委党校组织的科干学习班,共同前往江苏省无锡市参观考察,惊讶地看到全城被桂花树所笼罩。不论是机关、工厂、学校、居民区,还是道路、河流两旁,几乎都种植着品种繁多、花色各异的桂花树,使全城金秋时节弥漫在桂花的香溢中,被这座誉满全国的“太湖明珠”所折服。特别是在市中心的梅园,有100多年的栽培桂花树的历史,共3000多棵,50多个品种,其中400余棵达百年树龄。特别是“梅园白”“竹叶银桂”等品种,是通过国际认证的稀有宝树,让我们领略了“桂花名城”的魅力。当我们在梅园沿着石子铺成的羊肠小道欣赏两旁茂密的桂花树时,阵阵芳香扑面而来。那一朵朵水灵、粉嫩的桂花绽放枝头,微风吹过,花宝宝们摇曳着身躯,好像调皮地向我们眨眼,又似向我们招手欢迎,让人流连忘返,恋恋不舍。从那时起,我决心以后家庭住宿条件允许,定要种植一棵桂花树,与之朝夕相伴。1996年,我从市人武部转业到市公安局工作。2000年,我国实行住房制度改革,我家有幸购置一套带院落的住房,便四处询问出售桂花树的地方,终于在市计划生育花木基地遂了心愿。当宋建华主任得知我对桂花的情结后,亲自挑选了一株高2米、品种优良、造型优美的桂花和一株白玉兰树苗,并派工人小心起挖、运送到家、帮助栽好。两棵树在院内一东一西,开花一黄一白,寓意“金银满院”,令我十分惬意。每到下班回家,我都首先看看这两棵树一眼,就连吃饭的时候也端着碗瞧着,并定时浇水、施肥、修枝、打叉,像对孩子一样精心关爱、呵护,使它们茁壮成长。一晃二十余年过去了,我家的这棵桂花树和玉兰树竞相辉映,逐渐长成了大树,枝叶覆盖了大部分院落。每到5月的端午、10月的中秋节,白玉兰、桂花树分别开花,我都邀请亲戚朋友们来我家参观。特别是秋天的桂花盛开,亲们高兴地品尝着月饼、石榴,观赏桂花树的高大挺秀,呼吸桂花的馥郁馨香,分享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其乐融融,深感飘然若仙!然而,今年夏季桂花树受百年未遇的高温影响,开花的时间推迟了半月有余。直至阴历八月十五,我登上院内高高的台阶仔细观察,发现枝丫上刚刚孕育了密密麻麻芝麻大小的花蕾,像准备出嫁的少女盖着纱巾,迟迟不露真容,不禁心急如焚,潸然神伤。直到国庆节前一天的早晨,我起床打开房门,突然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立刻意识到桂花开了。便匆忙爬上台阶,看到满树的花蕾开始揭开羞姿的面纱,露出小巧玲珑的笑脸,不禁心旷神怡,大声说到:“桂花开了!”惊的两位小孙子也立即跑了过来,高兴地拍手喊着:“啊,开花了,开花了!”院内充满了欢快的笑声。于是,我清晨的第一件事就是观赏桂花。只见那一簇蔟沉甸甸的树枝伸开了懒腰,花蕾们争相露出了甜蜜的欢笑。在整个国庆节期间,花瓣越开越密,香味越来越浓,竞相压弯了枝条,一片花团锦簇,在阳光的照射下金黄灿烂,令人如痴如醉。接连半个多月,我们一家沉浸在桂花的香气萦绕之中。直至前几天,花儿好像累了,细小的花瓣开始脱落,犹如“黄金雨”飘洒院内。每天,我都用扫帚和筛子收集整理落地的桂花,送给中医世家的侄子张建配制中药、花茶、糕点和泡酒等,让桂花继续为人们做出奉献,也使我们全家人的心里感到欣慰。“莫羡三春桃与李,桂花成实向秋荣”,“独占三秋压群芳,何咏橘缘与橙黄”。我国历史上无数的著名诗人,都留下了精彩的咏桂诗句,至今流芳千古。劳动人民也用“蟾宫折桂”“早生贵子”等成语祈盼生活的幸福、美好。我也一直对桂花坚韧、高洁、谦虚、奉献的崇高精神所感叹,对桂花树吉祥、富贵、典雅、友善的象征所敬重,为我家有一棵如此珍稀的桂花树而荣耀!如今,这棵桂花树第二茬花蕾正在孕育中,我们期盼着她的美丽再次绽放,进一步为祖国的大地装扮着硕果累累、欣欣向荣的深秋!作者简介:刘运德,笔名“文武”,安徽省界首市公安局退休干部,中国散文学会、安徽省作协会员,中国现代文学艺术促进会副主席,中国现代作家协会副秘书长,中国现代文化报(网)副总编,南国文学社副主编。先后有600余篇诗、文在国家、省、市报刊杂志、网站平台发表,其中90余篇获奖。出版《剑与盾》《警魂》《忠诚》三部选集。2024-10-24
-
芳菲之歌——写在张文化老师散文集《芳菲之家》再版发行之际芳菲之歌——写在张文化老师散文集《芳菲之家》再版发行之际作者/刘运德手捧红彤彤的《芳菲之家》眼前闪烁着三哥三嫂的英姿飒爽面带笑容 鹤发童颜精神矍铄 器宇轩昂仿佛两朵盛开的芙蓉洋溢着岁月如歌的馨香尊敬的老师——三哥目睹您那熟悉的身影心中不由忆起五十年前的师生情长您知识渊博 学富五车您循循善诱 和蔼慈祥您教书育人 呕心沥血您鞠躬尽瘁 培育万千桃李在祖国各地灿烂绽放亲爱的三嫂您的笑容永远那么灿烂我们又仿佛偎依在您的身旁您孝敬父母关心体贴 无微不至您教育子女循循善诱 语重心长您对事业一丝不苟 任劳任怨您是撑起全家的脊梁打开书本反复阅读心潮澎湃 一次次在胸中激荡生活的艰辛 磨砺出全家人不屈不挠的坚韧与病魔抗争 展示了父母的无比坚强后辈们刻苦学习 争相成才演绎着张家大户美好未来的无限的希望啊 !《芳菲之家》您是文化战线上的一泓清泉是飘洒在中原大地的一缕阳光您勇开先河为新时期家庭建设展示动人的新姿您切中时弊 驱散层层雾瘴愿您的芳菲飞越千山万水传遍千家万户助力家庭建设推动文明进步使我们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作者:刘运德,笔名“文武”安徽省界首市公安局退休干部,中国散文学会、安徽省作协会员,中国现代文学艺术促进会副主席,中国现代作家协会副秘书长,中国现代文化报(网)副总编,南国文学社副主编。先后有600余篇诗、文在国家、省、市报刊杂志、网站平台发表,其中90余篇获奖。出版《剑与盾》《警魂》《忠诚》三部选集。2024-10-24
-
【征稿启示】2024年第六届全国人文地理散文大赛征稿2024年第六届全国人文地理散文大赛暨全国作家走进黄河口采风创作活动启动(继续征稿)为推动旅游散文创作,展示旅游散文创作成绩,倡导关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协调发展的人文理念。“第六届全国人文地理散文大赛”现在征稿。一、主办单位:北京市写作学会(北大会长单位) 《新阅读》杂志社(中宣部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主办) 《作家报》(中国文联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主办)联合主办并颁发证书。承办单位:东营日报社《黄河口晚刊》编辑部、东营市青年作家协会、东营开发区新沃土文化传媒服务中心具体承办。二、征文要求:描写自然风貌、人文景观、名胜古迹、民俗风情的散文均可。每人限投一篇,长短不限,视质量为标。三、原创与已发表作品均可参赛,尤其欢迎全国正式报刊与已有审校编辑过程的文学网站与公众号作品参赛。稿末请注明发表时间(刊期)、媒体(平台)名称、详细通联地址、电话号码、简介等。通过电子邮箱“附件文档形式“投稿,(只须发送一次为佳),投稿邮箱:hhkzhengwen@163.com 并请在邮件主题栏填写:“省份-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即可。四、征稿时间:自发布始至2024年10月下旬止(以组委会通知为准)。颁奖会将在山东省东营市举行。五、评奖程序:1、收到稿件即进行评选;随后相关通知以书信、电邮、电话方式等方式发出。2、获奖证书由各主办单位盖章颁发,充分体现权威性。3、大赛设立一、二等奖、三等奖,并对优秀作品作者“中国旅游散文创作金牌作家”和“中国旅游散文创作实力作家”称号。六、研讨采风:活动将采用往届“旅游+”模式,同时举行“2022年中国旅游散文创作座谈会”和“全国作家走进黄河口采风创作活动”,大赛获奖作品与采风作品将汇集出版往届经典品牌策划——《散文里的中国》《散文里的黄河口》等系列专集。(受今年高温来袭与今冬气温下降迅速之影响,现抓紧征稿)全国人文地理散文大赛组委会2024-10-23
-
远古的呼唤,筑梦新时代 ——辜慧龙书法作品展在广州市青年文化宫隆重开幕(通讯员:欧飛)喜庆新中国75华诞,共筑粤港澳大湾区腾飞梦想。10月20号上午,由广州市青年文化宫、广州市黄埔区传统文化促进会主办,飞晟国家音乐产业基地承办,广州开发区职工服务中心,广州市黄埔区教育基金会协办的《远古的呼唤,筑梦新时代——华夏书体大全文字演变与发展暨辜慧龙书法作品展》在省市文化部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于广州市青年文化宫顺利开幕。这是响应国家有关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号召,展示华夏五千年光辉璀璨的文字演变与发展历程,让子孙后代传承华夏先辈开拓的文字文明,让中华文化之花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绽放的重大举措。广东省人大原秘书长、妇联原主席林惠俗,广东省文化厅原党组成员、巡视员杜佐祥,中国美协、中国书协会员、军旅画家廖宗怡,广州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凌远庆,广州市青年文化宫副主任欧小媛,广东省文史研究馆管员、广东省潮联会常务副会长许昌敏,广东省潮联常务理事、《时代潮人》杂志主编江创旭,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原副主席、广州市书法家协会原常务副主席陈春盛,好友刘海康,广州市黄埔区政协原副主席黄一汉等各位领导嘉宾150余人出席了开幕式。活动由广州市黄埔教育基金会理事长王国省主持。 今日之书法展开幕现场亦是一场精彩纷呈的“远古叙怀”,活动开篇,岭南琴人朱长渠以一首高雅的《怀古》古琴曲引得群贤毕至,高朋满座。 青年男中音歌手李绍威老师演唱《滚滚长江东逝水》,用歌声咏叹宇宙永恒、江水不息、青山常在,这首歌更是致敬具有高洁情操、旷达胸怀的历史人物,令人荡气回肠,回味无穷。 活动主角、艺术家辜慧龙做答谢词。作为跨界艺术家,他是电视导演、制片人、音乐人、书法家。50多年临池不辍,《远古的呼唤,筑梦新时代——华夏书体大全文字演变与发展暨书法作品展》是辜先生多年翰墨临池的集成之作,取法高古,遍临名帖,采撷精华,推陈出新是其书法特点。他执导、拍摄、出版发行的粤剧、潮剧、及各类文艺节目逾600多部。现为广东省南粤丝路文化艺术院执行院长,广州市黄埔区传统文化促进会会长,飞晟国家音乐产业基地文化艺术总监,他朴实无华的致谢词获得了现场阵阵掌声。 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原副主席、广州市书法家协会原常务副主席陈春盛对活动的顺利开展表示祝贺,并对辜慧龙半个世纪以上的艺术生涯表达致敬,希望更多的国人传承书法艺术,把优秀传统文化的接力棒传下去。 中国书法家协会事业发展部原主任,著名书法家孙忠良先生朗诵了《定风波》,唐舜老师琵琶弹奏并演唱,辜慧龙老师现场创作这首词。让大家在晨钟暮鼓诵读和笔走龙蛇的书法创作中,感受声情并茂、精彩绝伦的艺术融合。 为表达感谢,辜慧龙向广州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赠送了书法作品,广州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向辜老师颁发捐赠证书。 广东省文化厅原党组成员、巡视员杜佐祥在讲话中高度评价了辜慧龙的艺术贡献,期待辜慧龙的书法作品有更多的人欣赏到,并由衷祝贺辜慧龙迈向更广阔的艺术高峰,把优秀传统文化惠及到青年一代。 作为本次活动的主办方之一,广州市青年文化宫副主任欧小媛感谢各级领导对本次活动的支持,在黄埔区龙狮协会携南狮的欢舞下,宣布活动开幕。 活动结束,与会者合影留念并参观书展,辜老师对一百五十余幅书法作品进行了现场解说。 据悉,本次书法展,共展出辜慧龙先生书法精品150余幅,紧随文字的沿革,从真、草、篆、隶、行五体书法一一呈现,更充分展现其数十年勤耕耘于书法艺术之严谨认真的艺术风格。让观众穿越千年、渐入梦境,一起饱览了华夏文字演变与发展的全过程。也让观者从中充分感受传统文化精髓与时代创新精神的融合与传承。此次展览持续展至2025年1月3日。2024-10-21
-
银龄进校园 文化永传承——安阳市委老干局银龄志愿服务队走进灯塔路小学银龄进校园 文化永传承——安阳市委老干局银龄志愿服务队走进灯塔路小学剪纸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有着丰厚的生活积淀与历史底蕴。为了让学生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体验剪纸活动的乐趣,了解非遗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10月15日,安阳市委老干局银龄志愿服务队走进灯塔路小学,带同学们一起感受“非遗”的魅力。区关工委副主任邢海旺,区关工委副主任、区教育局关工委副主任杨奎清,区关工委秘书长司万迪,区关心一下代工作教育中心副主任王超和孩子们一起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伊始,队员们为各位志愿者们戴上红领巾,送上祝福,聆听“非遗”传承人于桂林、李桂芬两位老人的嘱托。在欣赏的过程中,同学们看得认真,听得仔细。听着志愿者爷爷、奶奶们的介绍,剪纸图案仿佛活灵活现起来。形式多样、活灵活现的剪纸作品,引得同学们连连赞叹;志愿者老师们形象生动的讲解更是令孩子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剪纸这项非遗文化的魅力。“非遗”剪纸走进校园,不仅让孩子们更深地了解和接触中华传统剪纸艺术,感受民间艺术文化的魅力,还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小小的童心撒下弘扬传统文化的种子。灯塔路小学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为孩子们搭建平台,引导广大少先队员学习非遗文化,争做“非遗”传承人!2024-10-17
-
李金明军事文学创作5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记北京十月文学月・石景山区红色文化周活动之一10月13日,在北京作协指导下,由北京市石景山区作家协会和《赤子》杂志社联合主办的李金明军事文学创作50周年座谈会在京成功举行。北京市石景山区作协主席李金明,《赤子》杂志社主编马宏光、编辑部主任黄海霞,区作协副主席代志强、胡松夏、监事长董峰,副秘书长刘会生、卫如珍、任继兵、周治龙、田康祺、连永旺以及王祖芝、苗天娥、任贵英、王绍华、周芸、林文明等20多位会员参加。李金明是军旅作家,军史专家。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代表大会第七、八次会议代表,中国散文学会理事,北京市石景山区作协主席。著有中篇小说集《小城三怪》,电影剧本《奇异的人生》,散文集《山的回忆》,长篇纪实文学《陷寇汪洋》《红色高参》《燕赵扫残》《新中国剿匪反特纪实》《黄埔对决》,以及传记《百战将星-孟庆山》等20余部作品,1000余万字。曾获全国图书奖、解放军图书奖,冰心散文奖等奖项。部分作品在海外出版。多次以军事专家、历史学者身份受邀在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作嘉宾。座谈会上,李金明围绕自己五十年的创作历程,简要介绍了自己的创作经历。他70年代入伍,文学之路从连队的黑板报开始,在进行训练、学习、施工、押运、抢险救灾、受阅期间,始终没有放弃文学写作。提拔为干部后,一度担负党史资料征集工作,冀中地区50多个县,他骑自行车、乘长途汽车跑遍了40多个县,不但征集了大量资料,还采访了很多老八路、老房东、老游击队员,甚至采访 了国民党军官、士兵。加深了自己对历史的认识。调北京军区政治部工作后。他参加了平津战役纪念馆的建设,负责英烈厅的展陈。为全面搜集烈士资料,他在陵园里抄录烈士名单、籍贯、牺牲时间,一直从下午抄到深夜,看不清字迹时就打着手电抄。表现了当代军人对工作认真负责和对英烈的敬仰。五十年来,他的作品几乎全部是军事题材,他努力践行为党立言、为军队存史、为士兵讴歌,军事题材作品不断发表。座谈中,他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创作经验。他就:我们为什么要写作?回答“生命需要表达”。他针对大家提出“如何提高作品质量”的问题。回答认为“三个有关”:作品的数量与质量有关。不断写作、发表会引发质的飞跃;作品质量与时间有关,作者作需要创作时间的磨砺,一个成熟的作家至少要有十年八年的写作积累;作品与参与文学类活动的多少有关。如参加文学讲座、分享、研讨。他以许多文学大家为例,说明经常参加文学活动,不仅可以学习汲取别人的经验,还可以受到鞭策和鼓励。同时,他还建议,搞文学的人要多读历史类书籍,特别是党史、军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从中了解细节。如果文学作品里有别人没写过的历史细节,会增加作品的纵深感、厚重感。马宏光主编对李金明的军事文学创作给予高度评价。他以《道德经》第55章“含德之厚,比于赤子”为喻,称李金明是“文学赤子”,对李金明作品的忠诚品质、文学价值、史料价值充分肯定。与会作家对李金明军事文学创作50周年表示热烈祝贺,并分别从不同视角对他的创作道路、作品风格及作品价值进行精彩点评。大家一致认为:李金明的创作从冀中这片热土出发,一路走、一路思考,一路笔耕,用阳光的生活态度,不懈的战斗精神书写时代。他不仅自己坚守在创作第一线,还努力做一个优秀的石景山作协的当家人、领路人。他是我们创作道路上的标杆,学习的榜样。此次座谈会不仅是一场丰盛的文学盛宴,更是一次直击心灵的对话。大家现场感受了军事文学的魅力与温度、奋斗与荣光,对坚定文化自信,弘扬革命传统, 传承红色基因提供了动力。(石作协)2024-10-14
-
汉沽飞镲:百年非遗受追捧镲随鼓韵,鼓催镲行。附和着铿锵有力的节奏,两名表演者迈着矫健的步伐,手拿铜镲上下翻飞、不时敲击,发出清脆的声音。步伐轻快、动作激昂,三四分钟的飞镲表演,赢得现场阵阵掌声和欢呼声。 “假期期间,我们一共赶赴北塘古镇、盐业风情旅游区、生态城万达广场3处演出场地,表演了58个场次,队员和观众们兴致很高!”天津滨海新区寨上街道高家堡子飞镲表演团秘书长高景生告诉记者,为了准备第十一届汉沽飞镲节,表演团早早就排练,以求展演中完美呈现。 2024年10月1日,天津滨海新区,15支汉沽飞镲队伍轮番登台表演。(滨海新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汉沽飞镲,可以追溯到清朝光绪初年,最早是天津沿海地区渔民用来祭祀和庆典时民间组织的表演。 “镲”是一种打击乐器,也是配有红绿色绸带等饰品的舞蹈道具;“飞”则指队员表现动作幅度。“在表演时,带着绸子的镲处于飞舞状态,所以叫飞镲。团队中有人打鼓奏乐,有人捧铙伴奏,也有人舞蹈飞镲。”一介绍起飞镲,60多岁的高景生滔滔不绝。 “相传祖上渔民出海时,各村老少都要打飞镲,祈祷亲人平安返航。也有人说,由于渔船相距较远,需要打击鼓镲等传递收网信息。”高景生说,飞镲以大鼓为伴奏,表演者用镲当道具,后来逐渐发展成集音乐、舞蹈、武术等为一体的民间喜庆活动。 2023年2月21日,在天津市水上公园,民间艺人表演汉沽飞镲。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旧时天津沿海渔村,混居着下海捕鱼的渔民和上滩晒盐的盐工。当地的民俗专家、滨海新区作协主席李子胜告诉记者,飞镲中的不少表演动作,取自渔业生产中的打帆、收网等各种动作,也借鉴了盐业生产中的抬盐、推盐等动作。表演中,舞蹈者会碰击手中铜镲,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舞动的绸带和金光灿烂的铜镲如花绽放、精彩纷呈。 “飞镲不是简单的敲击,之所以有魅力,是因为源于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同时与时俱进融入了武术动作、舞蹈表演。”李子胜说,汉沽飞镲有非常好的群众基础,民间自发组织了很多队伍,体现了汉沽渔业生产和盐业文化的一些风貌,表演生活气息浓郁,地方特色鲜明。 在寨上街道高家堡子飞镲表演团办公室,记者看到了几张记录了飞镲传承的高氏家族族谱。高家堡子飞镲表演团会长高廷华告诉记者,相传高氏飞镲超过一百年历史,这一技艺由族中先辈创始,不断有后辈传承。 2024年9月29日,天津滨海新区寨上街道高家堡子飞镲表演团办公室,表演者正在舞镲。新华社记者 杨文 摄 “在百里盐滩,老少爷们儿常常表演飞镲以庆年节。”高廷华说,他的哥哥曾带领着一支训练有素、技艺强悍的飞镲队伍在盐场庆典上大放异彩,从此受到各界群众的欢迎追捧。 2008年,汉沽飞镲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些年,30多名当地队员组成的高家堡子飞镲表演团进社区、学校、企业、机关,组织了300多场活动,参演的爱好者达到5000多人。 高景生说,过去飞镲表演使用好几斤重的镲,但对现在学习飞镲表演的爱好者是不小的挑战。此外,如何创新艺术表现、让更多年轻人喜欢上传统技艺也需要破题。 高家堡子飞镲表演团此前来到一所小学,一些小学生和家长还专门加了高景生微信以便请教。汉沽高庄小学编辑整理了《镲那芳飞》校本教材,改变飞镲口传身授的传承模式,让其在传承中有章可循。 滨海新区汉沽三中的学生、飞镲队队员李亚晴参加了汉沽飞镲节后说:“我学习飞镲3年了,在课余时间参与飞镲活动,既让我们充分放松、锻炼身体,还能了解到我们当地的历史文化、开阔视野。” 2024年,天津团市委、滨海新区团区委创新汉沽飞镲非遗传承保护,将对部分传统动作进行改良,并与中小学生的街舞、体操等有机融合。 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百年非遗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呈现出新的表现面貌,独特魅力正吸引着更多人。(记者杨文)来源:新华网2024-10-13
-
谈王兴舟的散文语言及其他——兼为《太行风土小记》序 文\石英一般而言,我们看对某某人的散文评论,常常入目的是他反映的思想啦,篇章结构啦,生活场景啦,等等等等。当然应是他本人的特色,有异于他人的地方。这些都很重要,都是人们想要了解的,均属正常。然而,当我阅读河南安阳作家和诗人王兴舟的散文时,扑面而来的却首先是他的语言文字;也就是说,还来不及审视他其他方面的种种,仅仅是他散文的语言文字水平便让我目不暇接;至于细细分解别的方面,还待随后。真的,我还很少在读无论是谁(专业的还是业余的,年长的还是年轻的)的散文作品时,获得的第一印象是这样的——这样“大面积”的语言文字都达到如此成熟,得心应手的鲜明感觉。 这固然也没有什么特别奇怪的。文章,尤其是文学性很强的散文,语言文字的水平给阅读人的第一印象原本就应该是最直观的印象。古人早就说过:“言之无文,行之不远”(《左传》)。道理是早就摆在这里的,但对一位作家来说,其“文”砺炼到相当火候,出手的货也都能过关乃至很到位,谁都知道也并非易事,肯定是一种很好的功夫,甚至应是达到了一定的美学高度。 这确实是值得肯定的一个重要方面。以致当我要对王兴舟先生的散文语言之所长举例说明时,竟不好说哪一篇最好;因为至少在这个方面,应该大都是“免检”产品。他的语言文字好在什么地方?简言之,可谓文质适中,美而不俗,流畅中不失蕴藉,考究时从无滞涩。尚雅而不造作,状物粗中有细,诸般侧面照应周到,成就非短期之功。多性情,少浮躁,及文人真为文之道也。 另外,我曾在王兴舟先生别的集子中,看到他在谈到自己深受影响的几位文学前辈大家,记得题为《我的文学老师》。这几位老先生的作品我大都读过,作者受其影响是无疑的。但我觉得,他本人的个性同样是很强的,因为我并没有从兴舟先生的行文中发现较多那些前辈作品的文体习惯。此点,我不但不以为是作者学得不到家,反而产生出一种赏赞之情。因为任何有出息的文学追求者,“这一个”和“那一个”都不会也不可能是完全肖似的。好像是齐白石说过吧,“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话乍看起来有点“楞”,却也很实在。我想兴舟先生深谙其道。他对几位大家的钦服,主要在于他们,何以有那样深厚的底蕴,何以创出自家的风格,又何以产生那样大的影响?这一切,反而会激励作者如何努力前行。“学他”与“励己”,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我从中看出兴舟先生是一个从不疏于思考又从不停止前进的人。他做的从来是扎扎实实的真功夫。 既然面对作者《太行风土小记》这部文稿,当然我还要涉谈除语言之外的别的方面。首先,我觉得作者从来是一个肯下深功夫的,看得出,他体验生活,观察事物,挖掘内涵,从不浮光掠影、浅尝辄止,而是走得多,看得清,挖的深。太行山是一个特大的对象,迤逦数省之界。而作者选择了家乡所在的豫晋之交的山段“下潜”。凡奇山异岭,飞瀑怪石,乃至蛇性蝉鸣,板栗野韭,甚而“花开的声音”,他都探其俗常被忽略的“奥秘”,抠出些大自然深藏的名堂来。“树木还能从窗格和门缝里挤出来生长,显得乖巧与顽强,”“野兔满地跑的都是,连寻常难得一见的雉鸡见人也不惊不惧,不时在你面前闪亮其彩色的羽毛”。“果香醉人,兽吼鸟鸣,如在能飘来几曲小山歌,该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啊!想起这件事,使我感到人类语言的贫乏,那一种景色,那一种声音,那一种情调,怎能用语言描摹出来呢?”绝不仅仅为“玩”,而是真正的探索,不仅仅是记录,而是心灵的升华。见大自然之深广无垠,叹人生小天地滞塞而自封,不“纵”驰,焉得“深”乎?所以以我说本书作者是个肯下深功夫的人! 再者,我觉得作者是个特别识“味”的人。不仅仅是以鼻嗅之那样的味儿,本质是醉心于大自然之大味,广阔人生之况味,以及文化风习之韵味。这些“味”糅合起来特浓,引人神往。太行深处也不是全无人家,只是忒稀罕,能碰到两户便觉珍奇。“主人是一户老年夫妻,还有两只小狗,一黄一黑,吠声不断,再加上鸟鸣如歌,山里的日子因此也不寂寞寥落了。女主人没有出门来,问候声从窗缝溢出来:‘来人了吗?’老汉回答说:‘几个拍像的来了’。‘给人家烧灶做饭啊!’”读之如闻其声。不知怎么,有点非普通人世间的天外之音。最淳朴,却又含几分凄切,不风光,却极干净,鲜能感受到的山野人情味。作者传达的很原汁。还有《参禅太行》:“当人一天一周一月一年却在喧器中疲惫忙碌的时候,那声暮鼓,那种氛围,那份佛缘,那样的境界,都可以轻佛去你所有烦杂。”“奔波并不能加速你前进的步伐”,此语是哲理味十足的。总之,进的太行深处,五味杂陈,酿造出另一番境界,想必出得山来,也应是回味不尽,此行当是绝不白费的。 最后,作者也许始料不及,可我从他的“小记”获得了带综合性知识的洗礼。他原本多半没有十分明确的赋予自己这么繁重的任务,但由于平素积淀的各方面的修养将深山的诸般灵性呼唤了出来,使我也跟着增添了原先不具备的新的感受;地理的,哲学的,生物的,甚至气象的,都有。可见,文艺理论所持的“客观思想大于主观思想”,在很多情况下是颇有道理的。 夏天来了,很快就会过去。当我读到此集编末部分中的《秋雨》我不禁又在想象着文中“半帘雨雾,山果初熟”时的情境了。(石英) 石英,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原名石恒基,笔名荧光,山东龙口人。历任《新港》月刊编辑,百花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散文》月刊主编,天津市作协副主席,《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编审。中国散文学会名誉会长。著有散文集《秋水波》等50余作品。2024-09-24
-
太行骄子王兴舟《太行风土小记》选登——读《王兴舟太行风土小记》文/于半丁 林膑 太行山,北辅京都,南钦黄河,东望沧溟,西扼三晋,绵延千里,气势磅礴。她是东方文明的发祥地,生长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她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成就了无数华夏精英。 太行山东南麓有一个盆地,就是赫赫有名的林州,她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涌现出很多动人的故事,在当今的文坛上有这样一位土生土长、才华横溢、天赋异禀,以太行山村为依托尽情抒发胸怀的骄子,他就是《太行山风土小记》的作者王兴舟。 他的成长和成书的金鉴,我想起前人的一段话:人生是什么?人生路弯弯,多少世纪以来,许多仁人志士不断地探索它,但总也说不清楚。有人贬其为痛苦、是奋斗、是一种重负。有人褒其为快乐、是享受、是一种幸福。然而,我确信,没有什么路会让你白白走过,它总会给你留下点什么,只要你走得实在,走得认真,哪怕是苦难,是坎坷。王兴舟先生是一位祖国建设事业的敬业者,又是一位文坛的佼佼者。他走得辛辛苦苦、忙忙碌碌、认认真真、坦坦荡荡,更是明明白白。他在本书中用五十个故事写出了巍峨太行、峰峦叠嶂,绵延千里的事迹和他寻觅人生真谛的情感。 透过他诗一般的文章,走进乡村,走进生命之土,用超凡脱俗的精神,虔诚精辟的语言完成了属于他自己的厚重文学符号,切时感受到内涵丰富,质地浑厚的乡土气息。他在清风岭记中写到“悬在山巅危岩之尖,周围群峰罗列,山外重山,如屏如嶂,壮哉雄奇,积翠簇锦,青黛崭削的景观。写出了太行山的实境,也反映出了王兴舟先生博于问学,明于睿思,笃于务实的真情厚意。反映出故乡是他创作的源泉,是生命的底色,我们民族立足之根。作者深深熟悉着它的一切,感受着它古老而质地浑厚的魅力。可以说很少有人像他那样酣畅淋漓的阅读故乡。在他的笔下,充实人生,饲育灵魂,篇篇体现了乡人勤劳、豁达、质朴、醇厚、自然、自由、执着、铿锵和坚韧的品质。使乡土文化蕴涵了社会生态,人文精神,或者说,作者自己的精神和灵魂找到了最终的归宿。 从王兴舟先生的文笔中不难发现,他用最真实、最纯粹、最深刻的乡情,诚挚痴醉的心,对沧桑厚重的乡土赋予写真,体现了“乡土是我的命根子,乡土是我生存的依靠,是我生存的目标,是我塑造精神的源泉。”他在“到朝阳去看山”中写到:迎霞光,沐晨露,漫步山巅,远眺太行,连绵不断,奔腾蜿蜒,鸟瞰雄伟秀丽、粗犷旖旎的峡谷风光……把巍峨的太行,山之雄,水之秀,林之茂,花之俏收入文中,这是太行乡土的俊丽表现的另一巧笔。 无情岁月,信念如盘,用大情大爱,大仁大义,情真意切,直达心灵。汇思想性为艺术性融合统一,保持了文学独特独立的崇高价值和审美理想。以心灵的温润和思想的启迪,格调高雅、志气高昂的手法,写出了太行乡土佳美动人的绚丽实情。如西井山:“近观气势磅礴,远眺胆颤心惊,林悬山巅,户在崖边,清雅空灵,恬静悠远。”写到太行山景时用“桃红灿粉,柳拂绿丝,梨艳若雪。”写到花他用:“冰清玉洁,黄瓣色蕊,粉红意象,绿意缠绵,百花争艳。”让人惊喜和震撼。太行山花就是那样的美,默默无闻,迎风傲雪,不为已想不为人看,有位诗人赞道: 花前月下性自幽,岿然不与众芳侔。 生无媚骨随流俗,特有傲骨擗寇仇。 捍己不求供人赏,何怕风雪相躏蹂。 山花欲醉乘仙去,独鹤翱翔云上游。 雄浑太行有无穷的魅力,险峻旖旎,飞瀑流金,波光粼粼,雾雨淙淙。千里太行情难脱,轻云直飘丛山外。有诗为证: 极目天际仙群峰,悬崖千仞气势雄。 西望漳水天上来,东观沧海披彩云。 飘荡岚烟惊涛浪,峭壁万丈绝古今。 耸入九霄揽日月,霓练虹桥一望空。 不是仙境,胜似仙境,山中故事,繁花锦簇,典雅请寄,万般情思,入山皆醉,景成共鸣。 岁月如歌,青春无悔。透过篇篇作品,我们已领略到兴舟先生深爱着故乡,缱绻着一草一木,以深邃的情怀,奉献着他的执着,勤勉的才华。焚膏继晷,追求梦想。他懂得,成功永远属于力争上游的人,成功永远属于坚持不懈,脚踏实地,勤勉奋发的人。我们衷心祝愿王兴舟先生,继续用自己持之以恒、坚韧不拔的精神,创作出更多“接地气”,有“灵气”和有“才气”的作品来,为繁荣发展中华的文化增光添彩,做出自己的贡献。 作者:于半丁,原名于宝田,河北省磁县人。现为国际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甲骨文书法艺术研究会安阳辅导总站站长,世界科教文卫专家组成员,中韩文化艺术委员会专家组成员,中国老年书画家联谊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创作研究员。 林膑,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中华现代文学艺术促进会执行主席,北京写作学会教育科学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民建河南省委理论研究委员会委员,科技信息报今日文教周刊副主编。2024-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