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安阳:北关区第三幼儿园参观消防救援大队社会实践活动【“童”行消防队 致敬“火焰蓝”】北关区第三幼儿园参观北关消防救援大队社会实践活动为进一步普及消防安全知识,加强幼儿消防安全意识,掌握更多自救、逃生、自我保护的具体方法,增强幼儿社会实践能力,2024年11月15日,河南省安阳市北关区第三幼儿园中大班的孩子们走进北关区消防救援大队,与心目中崇拜已久的消防员叔叔进行了“零距离”接触。欢迎仪式到达北关区消防救援大队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一辆辆鲜红的消防救援车。在孩子们一阵阵惊奇的“哇~~”声中,拉开本次参观活动的序幕!消防员叔叔们整齐列队,一起迎接小朋友们的到来。孩子们满怀期待与激动,有序进入消防救援大队,热情与消防员叔叔们问好。消防器材 装备展示消防器材都有什么呢?消防员叔叔将各项装备一一呈现在孩子们眼前:电机、消防扩张器、无齿锯、电锯等破拆工具,防蜂衣、消防隔热服、太平斧、消防应急灯、空气呼吸器等消防救援必备物品。孩子们近距离观察着、认真聆听着消防员叔叔的详细介绍,了解各种消防器材的功能和特点,知道它们的用途、使用方法和使用场景。探秘消防车大大的消防车车厢装载了各种救援设备,是消防员与火魔抗争的“秘密武器”。随着消防员叔叔将消防车的每个侧门打开,消防车里的“秘密”一一呈现在孩子们眼前,消防水带、水枪、破拆工具等消防器材摆放有序,增长了孩子们对消防车的认识。讲解过程中,消防员叔叔还穿插了消防知识问答环节,孩子们积极参与、主动抢答,进一步加深了对消防知识的理解。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观察消防车,孩子们兴奋不已,迫不及待地爬上消防车,体验消防员叔叔的视角。体验消防服火场救援,战无不胜。消防员不仅需要强健的身体素质,更需要能够保护他们的“战袍”。消防员叔叔为孩子们展示了消防防护服的作用和许多能随身携带的救援小工具,当得知一套完整的消防防护服有30多公斤,比一个小朋友还要重的时候,孩子们都惊呆了,原来最勇敢的逆行者一直都是负重前行。为了丰富孩子们的实践体验,在消防叔叔们的耐心帮助下,小朋友们戴上消防头盔,穿上消防服,真正体验了一回当小小消防员的感觉!参观书吧 内务展示走进消防队书吧,书籍摆放整齐,种类齐全。消防员叔叔告诉小朋友,要从小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多读书能启迪智慧,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成长为国家的优秀栋梁!走进寝室参观内务设置,消防员叔叔为小朋友们展示整理被褥。看!他们的动作是那么熟练,方方正正的“豆腐块”,让孩子们连连惊叹:“真厉害!”“像一个正方形。”“哇,像豆腐一样!”“我觉得像冰块那么方。”一起来挑战叠“豆腐块”吧!干净整洁的寝室和有棱有角的“豆腐块”让孩子们对“整齐”这个词有了更深的认识!致敬“火焰蓝”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负重前行。参观结束后,孩子们怀着满满的感恩与爱,纷纷送上为消防员叔叔精心准备的特殊“小礼物”,谢谢这群最酷的人!童稚而真诚的笔触绘制出一幅幅孩子们心中的消防员和消防车,表达了对消防战士们的崇拜与敬畏之心。保“柚”平安,孩子们送上了象征着“平安”的礼物,将最诚挚的祝福送给消防员叔叔们。致敬新时代的“火焰蓝”,致敬和平岁月里的“超级英雄”,致敬我们身边的守护者们!孩子们为消防员叔叔们献上《有你就幸福》手势舞,表达了心中对“火焰蓝”叔叔们的感激与敬仰之情。合影留念活动尾声,小朋友们与消防员叔叔们合影留念。挥手道别,感谢他们的陪伴,用画面将这次难忘的学习之旅定格。写在最后安全知识,不止在课堂上亲身体验,方能收获更多成长通过此次【“童”行消防队 致敬“火焰蓝”】参观北关消防救援大队社会实践活动,孩子们更直观、真实地了解了消防车及消防器材的用途,增强了孩子们的消防安全认知,提高了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同时,孩子们也对消防员这一职业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和钦佩,消防队员们勇敢、守纪、坚韧、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也将激励着孩子们健康茁壮成长!2024-11-16
-
中国散文学会、北京市石景山区作协党建活动《志愿军・存亡之战》观影座谈圆满结束10月25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4周年纪念日。为加强基层党的建设,中国散文学会、《赤子》杂志社、北京市石景山区作家协会、北京海淀场间书店共同举办了“观看《志愿军・存亡之战》座谈会”。 参加观影和座谈会的有中国散文学会秘书长董彩峰及田霞、周蔷;《赤子》杂志社主编马宏光、编辑部主任黄海霞;北京市石景山区作家协会主席李金明;原北京军区某部政委傅振坤,区作协监事长董峰,副秘书长刘会生、卫如珍、周治龙、连永旺以及李俊男、李喜纯、刘红敏、吴颖丽、苏煜尧、易叶叶等二十多位党员、会员参加。会议由周治龙主持。 与会人员首先观看了正在全国热映的电影《志愿军:存亡之战》,通过沉浸式观影,大家都为志愿军的英雄业绩而感动,对为新中国获得和平发展而浴血战场的志愿军战士表达了敬意。著名军旅作家马达在座谈会上做了书面发言 “崇尚英雄,激励斗志”,引起大家的积极反响。 李金明以军史专家的身份向大家介绍,第63军起源于烽火岁月的抗日战争,1945年9月由冀中各军分区、团、区队、县大队升级为正规部队第3纵队。解放战争期间,驰骋华北,参加了绥远、集宁、正太、青沧、保北、太原、兰州等重大战役战斗,在征程万里和战火磨砺中成为解放军的一支劲旅。1949年1月全军统一编制及部队番号,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3军。1951年2月出国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同时,他分享了他的父亲在第63军188师的艰难历程。他表示,今天我们要学习63军的革命精神,听党指挥,能打胜仗,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倾力书写好中国故事,英雄故事。 中国散文学会田霞表示,这场电影是一堂生动的党课、大思政课,一场极具意义的教育活动。“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英雄是最闪亮的名片,我们要永远牢记英雄事迹,记着“谁是最可爱的人”,弘扬先烈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用手中的笔,抒写紧跟时代的文学作品。 在自由发言环节,党员刘红敏将自身经历给大家分享交流:她的父亲是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父亲对子女严格要求,从来不愿给组织和旁人添麻烦,过去对这些有些不理解,但通过观影,理解了!她认为这是一部走心入心的影片,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家庭和睦有很重要的意义。 参会的党员会员纷纷表示说:志愿军为了保家卫国,舍生忘死。我们应该学习志愿军战士,努力写好中国故事;有的则从如何处理好文艺表达与历史表达的层面解读,提出创作中,应该如何把握宏大题材的艺术性与真实性问题;有的则通过贯穿影片的“一颗糖”“一朵花”等温馨细节,分享了要学习英雄们如钢铁长城般坚守“人在阵地在”“像钉子一样扎在大地上”的顽强精神…… 此次观影、座谈深受大家欢迎,纷纷希望以后多组织些这样的活动,丰富党员、会员精神生活,汲取革命先辈拼搏奋进的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石作协)2024-11-02
-
妙笔丹青颂盛世 翰墨飘香书晚晴一一河南省安阳市举办“夕阳美”第二十届金秋书画篆刻作品展10月26日,河南省安阳市在市文化馆二楼展厅成功举办《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暨“夕阳美”第二十届金秋书画篆刻展》。本次展览由安阳市老年书画研究会市直分会、安阳市老干部大学书画研究会、安阳市文化馆美术馆联合举办。中共安阳市委老干部局学习活动中心副主任刘文丰,安阳市老年书画研究会会长高志起,安阳市老干部大学书画研究会会长刘政,安阳市老年书画研究会副会长房琪、副秘书长李广庆,安阳市老年书画研究会市直分会会长刘德富副会长秦文生、付作臣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安阳市老年书画研究会市直分会、安阳市老干部大学的书画家和其他分会表代及书画爱好者200余人参加了活动。刘文丰副主任宣布: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暨“夕阳美”第二十届金秋书画篆刻作品展开幕。刘政会长主持开幕式活动。市直分会会长刘德富代表主办方致辞。 市老年书画研究会会长高志起代表安阳市老年书画研究会对“夕阳美”第二十届金秋书画篆刻作品展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并给予高度评价:老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和书画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今天的“夕阳美”金秋书画篆刻作品展,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学习、交流、展示老干部文化风采的平台,对我市广大书画家及其爱好者是一个很大的鼓舞和激励。希望大家以本次活动为契机,继续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主动参与到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好声音的活动中去,始终与党和国家事业同心同向、同频共鸣,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书画篆刻作品,为促进安阳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本次展览,是安阳市广大老年会员,二十年来学习、创作成果的集中展示,也是一次大总结、大汇报。共展出书画篆刻作品227幅,其中特邀作品6幅,教师作品14幅,会员(学员)作品207幅(含水粉、彩铅画80幅)。这些作品题材广泛、主题突出、内容积极向上,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庆祝国庆、欢度重阳而进行书画篆刻创作活动,充分表达了老年同志对中国共产党的无限忠诚,对伟大祖国的无限热爱,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与期待。二十年来,安阳市老年书画研究会市直分会、安阳市老干部大学书画研究会,联合举办包括“夕阳美”在内的各类书画篆刻展30余次,共展出书画篆刻作品4800余幅,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一年一届的“夕阳美”金秋书画篆刻展,已成为传播安阳老年书画篆刻艺术的一张名片,同时,也是展示老年朋友书画篆刻艺术成果的一个良好的宣传交流平台。(林 膑 李广庆/文 李俊峰 李广庆/图)2024-10-27
-
叶建华|相伴诗书追雅韵 悠然践梦逐安康——参加顺义区社会化管理退休人员书画摄影展(大赛)颁奖仪式随笔金秋顺义墨飘香,吾幸登台领奖章。相伴诗书追雅韵,悠然践梦逐安康。我在央企退休关系转入顺义区社会化管理系统后,第一次参加在顺义区老干部活动中心举办的活动。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喜庆之年,各地各部门都争相举办庆祝活动。我也应邀参加了好几个书画展,其中一个是蓝星花园居委会安排的书法作品参加顺义区社会化管理退休人员书画摄影大赛。我想到今年是龙年,便欣然泼墨挥毫在四尺宣纸上写了一幅行楷“龙腾”榜书参赛。至于主办方告诉我要网络投票,我则告诉他们,此次投稿,重在应邀参与,就不麻烦朋友费时费心为我投票,因此,我连投票的网址也没有关注。几天前主办方告诉我,我的作品获得了三等奖,并于10月24日下午到顺义区老干部活动中心参加颁奖仪式。我如期按时走进会场,二楼会议室热闹非凡,参会人员喜气洋洋。顺义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镇、街道相关领导和获奖人员参加了此次活动,相关领导致辞祝贺!我们获奖人员相继登台领取了具有文化品味的心怡的证书和奖品。颁奖仪式上安排了书法、剪纸名家现场表演和文史专家讲述了“顺义”名称来历的故事。此次活动的主题是“缤彩顺义,乐活夕阳”。据了解,顺义区十分重视老年工作。老年大学、老年活动丰富多彩,为“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场所,受到了好评。仪式结束后,我们还参观了书画摄影展览。我与获奖书友王广德、王丽萍等进行了交流。他们都认为学习书法受益匪浅,不仅自己修养身心、享受快乐,而且影响教育后代晚辈。退休后,需要有一两样爱好,有了爱好生活才会充盈享有乐趣。中国书法家协会原主席苏士澍说,少年学习书法少有抑郁症患者,老年学习书法少有阿尔茨海默症(即老年痴呆)患者,此言不虚。开启书法学习,即走上了一条追逐雅韵与安康之路。有了合适的展览(大赛)不妨凑个热闹,能否得奖不必太在意。你说对吗?特吟此诗为纪为贺!作者简介叶建华,祖籍江西永修,研究生学历、高级经济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化工作家协会副秘书长、中国书法家学会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高级书法家、国家一级书法师、中国大民书画院院士、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理事兼高级研究员、中国化工企业文化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工管理协会顾问、曾任《信息早报》党委书记兼总编辑、蓝星文化产业公司总经理、中国化工集团公司政策法规部主任、监事部主任、中国化工集团公司一级法律顾问、中国化工博物馆研究馆员、美国东西方大学北京研究院客座教授。出版《贤文与股市》、《品贤文谈做人》、《品贤文谈管理》《品贤文谈知识产权》《冬去春来—抗疫诗书选》《诗书礼赞七一勋章获得者》等十多部专著。从小在外公的辅导下学习书法,坚持临习二王、颜、柳、欧、褚、赵、黄、苏、张黑女、曹全、张迁、乙瑛、峄山、赠肯园等众多帖碑。努力探索艺术跨界,融诗、书、文为一体,传承经典、开拓创新、勤于创作、隶、篆、楷书初具特色。诗书作品广受媒体青睐、深得读者喜爱,应邀为几十家企业及品牌题词。2018年,书法作品荣获全国第十八届“庐山杯”诗书画大赛金奖并授予“新时代优秀艺术家”荣誉称号,书法作品颇受好评,不仅为人民画院、中国嵩山少林寺、河南少林书画院等专业机构收藏,而且作为中国石化联合会领导出访文化礼品,为美国、日本、韩国、印度、阿曼、伊朗、加拿大等国家官员及跨国公司老板收藏,为中国文化走出去作出了积极贡献。2024-10-27
-
张振河书画作品座谈会在安阳书画艺术馆举行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广大书画爱好者的创作能力和审美素养。10月23日,张振河书画作品座谈会在安阳书画艺术馆隆重举行。中媒文化艺术交流工作委员会主席、北京写作学会文化艺术促进会执行主席、中大视界文化传媒产业(北京)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林膑,安阳市殷都区文化广播新闻局副局长王志军,安阳书画艺术馆负责人、原安钢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张清学,原安阳日报副总编、高级记者高庆云,安阳日报记者、《夕阳红》报主编冯湘平、刘文凤等人参加座谈。与会者一行首先步入展厅,参观张振河书画作品展。此次张振河书画作品展共展出美术作品140余幅、甲骨文书法作品80多幅。他的书画作品,内容丰富,风格独特,大幅丝绸画更是创新力作,构图新颖,色彩鲜艳。以其特有的襟怀,巧妙的技法,勾勒出一幅幅充满正能量的艺术作品;一幅幅精美的甲骨文书法作品,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展现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甲骨文字的古朴与神秘,在张振河的笔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参观者们时而驻足凝视,时而轻声交流,对作品中所展现出的艺术魅力赞叹不已。参观结束后,安阳书画艺术馆负责人、原安钢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张清学主持座谈会。与会人员结合张振河书画作品的艺术特点、技法语言、情感表达等方面,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感受。中媒文化艺术交流工作委员会主席林膑高度赞扬了张振河在书画艺术领域的卓越成就,认为他的作品不仅是艺术的瑰宝,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殷都区文化广播新闻局副局长王志军表示,张振河的甲骨文书画为当地的文化旅游事业增添了新的亮点,希望能有更多的人通过他的作品了解和热爱甲骨文文化。安阳日报社编辑高庆云和夕阳红报编辑冯湘平也从媒体的角度,探讨了如何更好地宣传和推广张振河的书画艺术。张振河,河北省成安县人,原河南省安阳市铁西区文化馆馆长,中国当代实力派书画名家。自幼酷爱书画,学生时代受同乡画家王雪涛影响爱上国画,后又从师军旅画家曹延路,他与时任安阳市群众艺术馆馆长,安阳市书法家协会、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的张海同志共同研习十二年之久,深得师长书法艺术精髓。他是香港、深圳等地画廊签约画家,被加拿大聘为画家。近几年先后在香港、深圳等地举办个人画展,他的书画作品深受社会各界的好评。(史超君 唐初家 徐长江)2024-10-24
-
芳菲之歌——写在张文化老师散文集《芳菲之家》再版发行之际芳菲之歌——写在张文化老师散文集《芳菲之家》再版发行之际作者/刘运德手捧红彤彤的《芳菲之家》眼前闪烁着三哥三嫂的英姿飒爽面带笑容 鹤发童颜精神矍铄 器宇轩昂仿佛两朵盛开的芙蓉洋溢着岁月如歌的馨香尊敬的老师——三哥目睹您那熟悉的身影心中不由忆起五十年前的师生情长您知识渊博 学富五车您循循善诱 和蔼慈祥您教书育人 呕心沥血您鞠躬尽瘁 培育万千桃李在祖国各地灿烂绽放亲爱的三嫂您的笑容永远那么灿烂我们又仿佛偎依在您的身旁您孝敬父母关心体贴 无微不至您教育子女循循善诱 语重心长您对事业一丝不苟 任劳任怨您是撑起全家的脊梁打开书本反复阅读心潮澎湃 一次次在胸中激荡生活的艰辛 磨砺出全家人不屈不挠的坚韧与病魔抗争 展示了父母的无比坚强后辈们刻苦学习 争相成才演绎着张家大户美好未来的无限的希望啊 !《芳菲之家》您是文化战线上的一泓清泉是飘洒在中原大地的一缕阳光您勇开先河为新时期家庭建设展示动人的新姿您切中时弊 驱散层层雾瘴愿您的芳菲飞越千山万水传遍千家万户助力家庭建设推动文明进步使我们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作者:刘运德,笔名“文武”安徽省界首市公安局退休干部,中国散文学会、安徽省作协会员,中国现代文学艺术促进会副主席,中国现代作家协会副秘书长,中国现代文化报(网)副总编,南国文学社副主编。先后有600余篇诗、文在国家、省、市报刊杂志、网站平台发表,其中90余篇获奖。出版《剑与盾》《警魂》《忠诚》三部选集。2024-10-24
-
【征稿启示】2024年第六届全国人文地理散文大赛征稿2024年第六届全国人文地理散文大赛暨全国作家走进黄河口采风创作活动启动(继续征稿)为推动旅游散文创作,展示旅游散文创作成绩,倡导关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协调发展的人文理念。“第六届全国人文地理散文大赛”现在征稿。一、主办单位:北京市写作学会(北大会长单位) 《新阅读》杂志社(中宣部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主办) 《作家报》(中国文联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主办)联合主办并颁发证书。承办单位:东营日报社《黄河口晚刊》编辑部、东营市青年作家协会、东营开发区新沃土文化传媒服务中心具体承办。二、征文要求:描写自然风貌、人文景观、名胜古迹、民俗风情的散文均可。每人限投一篇,长短不限,视质量为标。三、原创与已发表作品均可参赛,尤其欢迎全国正式报刊与已有审校编辑过程的文学网站与公众号作品参赛。稿末请注明发表时间(刊期)、媒体(平台)名称、详细通联地址、电话号码、简介等。通过电子邮箱“附件文档形式“投稿,(只须发送一次为佳),投稿邮箱:hhkzhengwen@163.com 并请在邮件主题栏填写:“省份-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即可。四、征稿时间:自发布始至2024年10月下旬止(以组委会通知为准)。颁奖会将在山东省东营市举行。五、评奖程序:1、收到稿件即进行评选;随后相关通知以书信、电邮、电话方式等方式发出。2、获奖证书由各主办单位盖章颁发,充分体现权威性。3、大赛设立一、二等奖、三等奖,并对优秀作品作者“中国旅游散文创作金牌作家”和“中国旅游散文创作实力作家”称号。六、研讨采风:活动将采用往届“旅游+”模式,同时举行“2022年中国旅游散文创作座谈会”和“全国作家走进黄河口采风创作活动”,大赛获奖作品与采风作品将汇集出版往届经典品牌策划——《散文里的中国》《散文里的黄河口》等系列专集。(受今年高温来袭与今冬气温下降迅速之影响,现抓紧征稿)全国人文地理散文大赛组委会2024-10-23
-
远古的呼唤,筑梦新时代 ——辜慧龙书法作品展在广州市青年文化宫隆重开幕(通讯员:欧飛)喜庆新中国75华诞,共筑粤港澳大湾区腾飞梦想。10月20号上午,由广州市青年文化宫、广州市黄埔区传统文化促进会主办,飞晟国家音乐产业基地承办,广州开发区职工服务中心,广州市黄埔区教育基金会协办的《远古的呼唤,筑梦新时代——华夏书体大全文字演变与发展暨辜慧龙书法作品展》在省市文化部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于广州市青年文化宫顺利开幕。这是响应国家有关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号召,展示华夏五千年光辉璀璨的文字演变与发展历程,让子孙后代传承华夏先辈开拓的文字文明,让中华文化之花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绽放的重大举措。广东省人大原秘书长、妇联原主席林惠俗,广东省文化厅原党组成员、巡视员杜佐祥,中国美协、中国书协会员、军旅画家廖宗怡,广州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凌远庆,广州市青年文化宫副主任欧小媛,广东省文史研究馆管员、广东省潮联会常务副会长许昌敏,广东省潮联常务理事、《时代潮人》杂志主编江创旭,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原副主席、广州市书法家协会原常务副主席陈春盛,好友刘海康,广州市黄埔区政协原副主席黄一汉等各位领导嘉宾150余人出席了开幕式。活动由广州市黄埔教育基金会理事长王国省主持。 今日之书法展开幕现场亦是一场精彩纷呈的“远古叙怀”,活动开篇,岭南琴人朱长渠以一首高雅的《怀古》古琴曲引得群贤毕至,高朋满座。 青年男中音歌手李绍威老师演唱《滚滚长江东逝水》,用歌声咏叹宇宙永恒、江水不息、青山常在,这首歌更是致敬具有高洁情操、旷达胸怀的历史人物,令人荡气回肠,回味无穷。 活动主角、艺术家辜慧龙做答谢词。作为跨界艺术家,他是电视导演、制片人、音乐人、书法家。50多年临池不辍,《远古的呼唤,筑梦新时代——华夏书体大全文字演变与发展暨书法作品展》是辜先生多年翰墨临池的集成之作,取法高古,遍临名帖,采撷精华,推陈出新是其书法特点。他执导、拍摄、出版发行的粤剧、潮剧、及各类文艺节目逾600多部。现为广东省南粤丝路文化艺术院执行院长,广州市黄埔区传统文化促进会会长,飞晟国家音乐产业基地文化艺术总监,他朴实无华的致谢词获得了现场阵阵掌声。 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原副主席、广州市书法家协会原常务副主席陈春盛对活动的顺利开展表示祝贺,并对辜慧龙半个世纪以上的艺术生涯表达致敬,希望更多的国人传承书法艺术,把优秀传统文化的接力棒传下去。 中国书法家协会事业发展部原主任,著名书法家孙忠良先生朗诵了《定风波》,唐舜老师琵琶弹奏并演唱,辜慧龙老师现场创作这首词。让大家在晨钟暮鼓诵读和笔走龙蛇的书法创作中,感受声情并茂、精彩绝伦的艺术融合。 为表达感谢,辜慧龙向广州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赠送了书法作品,广州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向辜老师颁发捐赠证书。 广东省文化厅原党组成员、巡视员杜佐祥在讲话中高度评价了辜慧龙的艺术贡献,期待辜慧龙的书法作品有更多的人欣赏到,并由衷祝贺辜慧龙迈向更广阔的艺术高峰,把优秀传统文化惠及到青年一代。 作为本次活动的主办方之一,广州市青年文化宫副主任欧小媛感谢各级领导对本次活动的支持,在黄埔区龙狮协会携南狮的欢舞下,宣布活动开幕。 活动结束,与会者合影留念并参观书展,辜老师对一百五十余幅书法作品进行了现场解说。 据悉,本次书法展,共展出辜慧龙先生书法精品150余幅,紧随文字的沿革,从真、草、篆、隶、行五体书法一一呈现,更充分展现其数十年勤耕耘于书法艺术之严谨认真的艺术风格。让观众穿越千年、渐入梦境,一起饱览了华夏文字演变与发展的全过程。也让观者从中充分感受传统文化精髓与时代创新精神的融合与传承。此次展览持续展至2025年1月3日。2024-10-21
-
银龄进校园 文化永传承——安阳市委老干局银龄志愿服务队走进灯塔路小学银龄进校园 文化永传承——安阳市委老干局银龄志愿服务队走进灯塔路小学剪纸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有着丰厚的生活积淀与历史底蕴。为了让学生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体验剪纸活动的乐趣,了解非遗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10月15日,安阳市委老干局银龄志愿服务队走进灯塔路小学,带同学们一起感受“非遗”的魅力。区关工委副主任邢海旺,区关工委副主任、区教育局关工委副主任杨奎清,区关工委秘书长司万迪,区关心一下代工作教育中心副主任王超和孩子们一起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伊始,队员们为各位志愿者们戴上红领巾,送上祝福,聆听“非遗”传承人于桂林、李桂芬两位老人的嘱托。在欣赏的过程中,同学们看得认真,听得仔细。听着志愿者爷爷、奶奶们的介绍,剪纸图案仿佛活灵活现起来。形式多样、活灵活现的剪纸作品,引得同学们连连赞叹;志愿者老师们形象生动的讲解更是令孩子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剪纸这项非遗文化的魅力。“非遗”剪纸走进校园,不仅让孩子们更深地了解和接触中华传统剪纸艺术,感受民间艺术文化的魅力,还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小小的童心撒下弘扬传统文化的种子。灯塔路小学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为孩子们搭建平台,引导广大少先队员学习非遗文化,争做“非遗”传承人!2024-10-17
-
李金明军事文学创作5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记北京十月文学月・石景山区红色文化周活动之一10月13日,在北京作协指导下,由北京市石景山区作家协会和《赤子》杂志社联合主办的李金明军事文学创作50周年座谈会在京成功举行。北京市石景山区作协主席李金明,《赤子》杂志社主编马宏光、编辑部主任黄海霞,区作协副主席代志强、胡松夏、监事长董峰,副秘书长刘会生、卫如珍、任继兵、周治龙、田康祺、连永旺以及王祖芝、苗天娥、任贵英、王绍华、周芸、林文明等20多位会员参加。李金明是军旅作家,军史专家。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代表大会第七、八次会议代表,中国散文学会理事,北京市石景山区作协主席。著有中篇小说集《小城三怪》,电影剧本《奇异的人生》,散文集《山的回忆》,长篇纪实文学《陷寇汪洋》《红色高参》《燕赵扫残》《新中国剿匪反特纪实》《黄埔对决》,以及传记《百战将星-孟庆山》等20余部作品,1000余万字。曾获全国图书奖、解放军图书奖,冰心散文奖等奖项。部分作品在海外出版。多次以军事专家、历史学者身份受邀在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作嘉宾。座谈会上,李金明围绕自己五十年的创作历程,简要介绍了自己的创作经历。他70年代入伍,文学之路从连队的黑板报开始,在进行训练、学习、施工、押运、抢险救灾、受阅期间,始终没有放弃文学写作。提拔为干部后,一度担负党史资料征集工作,冀中地区50多个县,他骑自行车、乘长途汽车跑遍了40多个县,不但征集了大量资料,还采访了很多老八路、老房东、老游击队员,甚至采访 了国民党军官、士兵。加深了自己对历史的认识。调北京军区政治部工作后。他参加了平津战役纪念馆的建设,负责英烈厅的展陈。为全面搜集烈士资料,他在陵园里抄录烈士名单、籍贯、牺牲时间,一直从下午抄到深夜,看不清字迹时就打着手电抄。表现了当代军人对工作认真负责和对英烈的敬仰。五十年来,他的作品几乎全部是军事题材,他努力践行为党立言、为军队存史、为士兵讴歌,军事题材作品不断发表。座谈中,他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创作经验。他就:我们为什么要写作?回答“生命需要表达”。他针对大家提出“如何提高作品质量”的问题。回答认为“三个有关”:作品的数量与质量有关。不断写作、发表会引发质的飞跃;作品质量与时间有关,作者作需要创作时间的磨砺,一个成熟的作家至少要有十年八年的写作积累;作品与参与文学类活动的多少有关。如参加文学讲座、分享、研讨。他以许多文学大家为例,说明经常参加文学活动,不仅可以学习汲取别人的经验,还可以受到鞭策和鼓励。同时,他还建议,搞文学的人要多读历史类书籍,特别是党史、军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从中了解细节。如果文学作品里有别人没写过的历史细节,会增加作品的纵深感、厚重感。马宏光主编对李金明的军事文学创作给予高度评价。他以《道德经》第55章“含德之厚,比于赤子”为喻,称李金明是“文学赤子”,对李金明作品的忠诚品质、文学价值、史料价值充分肯定。与会作家对李金明军事文学创作50周年表示热烈祝贺,并分别从不同视角对他的创作道路、作品风格及作品价值进行精彩点评。大家一致认为:李金明的创作从冀中这片热土出发,一路走、一路思考,一路笔耕,用阳光的生活态度,不懈的战斗精神书写时代。他不仅自己坚守在创作第一线,还努力做一个优秀的石景山作协的当家人、领路人。他是我们创作道路上的标杆,学习的榜样。此次座谈会不仅是一场丰盛的文学盛宴,更是一次直击心灵的对话。大家现场感受了军事文学的魅力与温度、奋斗与荣光,对坚定文化自信,弘扬革命传统, 传承红色基因提供了动力。(石作协)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