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央君:白云朵朵…… ——“亲同学二年二班”记
更新时间:2025-10-11 关注:3500
白云朵朵……
——“亲同学二年二班”记
作者:未央君
咔嚓!伴随着闪光灯一亮,一个历史瞬间被定格。而后这张被标注“七九届哈吐气中学二年二班毕业留念”的照片,被42个主人公收藏。照片中有36个是意气风发的青年,有近景背靠的老榆树,和老榆树上空清晰可见的白云朵朵。
白云朵朵,日月辉照
现在,照片的主人公们依旧珍惜当年——一九七六年的初中一年二班、然后二年二班,然后高中的一年二班、二年二班,哈吐气蒙古族自治乡(当时是公社)戴帽高中的一个集体被记忆。
哈吐气当时在全县18个公社中无论人口还是面积都是排后的,但它是民族自治乡,所以教育投资这一块国家有政策的。从全乡五个分校汇聚而来的新同学,感觉到新校园是气派的大,南大门掩映在高大的大叶杨中,剩下的三围是不甚高的、挡君子不挡小人的土墙,但墙里四排的小白杨已经框定了校园的四至,绕校园一周没一顿饭的功夫走不下来。校园后面是大块的校田地,前面东面南面操场外围有几个砖头围起的花池,种着“玻璃翠”、大芍药、“扫帚梅”等东北常见的草本的花,大片的“步登高”摇曳在秋风里,霜重色愈浓——步登高是菊科,学名叫百日菊,“菊残犹有傲霜枝”。
初中是人生的关键节点,用眼下话讲,正是三观形成期,这是一个团结和谐、洋溢着青春活力的温馨集体,在开满步登高的校园里留下浓墨重彩篇章的团队,至今还以“亲同学二年二班”群名活跃在网络的不老团队,30多个从五个分校来的少男少女,在这里由青春的懵懂期走向成熟。
一年一班时,同学间的新鲜和陌生都磨合的差不多了,谁学习型的、谁运动型的、谁交际型的,老师心里有了大概。谁是灌篮高手、谁是乒乓小子、谁短跑名将、包括谁是那个村的“头”同学间也都知道个七七八八。这里还有一个公开的秘密,全公社的干部子女公职人员家的孩子都在这个班,有公社副书记的弟弟,副书记的女儿,副主任的儿子,正副校长的儿子,粮食所长的儿子,医院院长和医生的子女,外住的轻轨铁路和国有林场职工子女,公社马场会计的儿子,一句话,基本以原有的哈吐气小学为原班人马,从宝山、呼兰、硕焕、张海四个大队小学插进来的也都是大队干部子女和分校老师家的孩子,这个班的特色不用说大家心里也都明镜似的,成员大多“系出名门”。
当时老师也是高配。校长是比少数民族蒙古族更少的达斡尔族,数学老师东北师大毕业,物理化学老师是一对夫妻,来自白城(地区级)。音乐老师更牛,北京的,拉得一手好手风琴,家里有全公社唯一的收音机。班主任徐桂芬,任我们的语文老师,肯定也是大有来头,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时,她丈夫先是破格提医院院长、而后直接提县卫生局长,她应该是和丈夫般配的高知。笔者所有师德师尊师严师范概念与认知,大都来自徐老师。多年后,二年二班聚会,共同的想法找老师,和她女儿联系,得知她居天津。唉,大家只好对着照片言欢。时间可能会磨平岁月的菱角,但师恩情谊却永不忘却。白云朵朵,有日月辉照。
在这样的校园、这样的师资中,我们度过了人生宝贵的四年,二年二班同学一同学习,一同生活,日子简单却又充满了无尽的欢乐。课堂上,有人为了一道难题,常常争得面红耳赤,各执一词,眼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执着与热情。然而,下一秒,那些争执便如轻烟般烟消云散,同学们又能嬉笑打闹在一起。学习时,大家都认真钻研,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眼前的书本与脑海中的思索。而一旦到了活动时间,校园里便充满了笑语喧天的声音。大家互相喊着对方的外号·,开着各式各样天真无邪的玩笑,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最纯粹的笑容。那时的同学,朴实无华,率真可爱,活泼得如同春日里跳跃的音符。 四载同窗生涯,大家彼此相互学习,汲取着对方的优点,共同进步;相互帮助,在困难时刻伸出援手,给予温暖与力量;相互包容,理解着彼此的小脾气与小缺点,让这份情谊愈发深厚。在那美丽的校园里,二年二班同学共同谱写了一串串感人至深的青春乐章,每一个音符都跳动着他(她)们的活力与热情,恰似一幅幅流光溢彩的画卷,深深地烙在了大家记忆的最深处。
白云朵朵天空飘荡
初高中合起四年。四年匆匆,值得记忆。
现在有人说,六O七O出生的人最幸运。是的,在学习这块,我们最轻松。初中学工学农学习解放军,书本很少。七六年我们经历了失去伟人之痛,有了粉碎“四人帮”之喜,迎来七七年恢复高考。此刻才知道学习的重要,可惜底子太薄。
很快迎来了毕业季。毕业季,不用晨钟暮鼓苦读,不再风里雨里往返,课堂里的相助、篮球场边的呐喊、操场上的青春飞扬、少有的寝室里天马行空卧谈、臆想中的情深意长……一切都按下暂停键,一切又都开新篇:班长带着两名弟兄没等毕业就进入了解放军部队大学堂,两名佼佼者考入县一中顺利升入高等学堂(还有两名经努力也升学),高台洒水四处流,吃商品粮的大多有了公职(当时有招工招干政策),农村户口统称返乡青年,大多回到了最基层。有的经过奋斗,改变命运,比如改革后的哈吐气学校(含中小学)首届校长就是当年二年二班毕业的、曾经的代课老师,而稳居哈吐气首富之位的就是班级后面沉默寡言的瘦高个……风风雨雨走过这四十多年,同学们已然完成角色转变,成为了人夫、人妻,担当起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责任。步入社会,成家立业后,大家才渐渐明白青春的虚妄,曾经的英雄豪气,在岁月的洗礼下,化作了如今的儿女情长。当年怀揣着无数梦想的青年,在现实面前,学会了老老实实面对。但大家依旧知足,因为在岁月的磨砺中,同学们找准了属于自己的人生轨迹。曾经年轻的梦想激情,虽已难觅踪迹,然而取而代之的是务实,更加务实的生活态度。大家为家人遮风挡雨,给予他们温暖与依靠;为朋友两肋插刀,在他们需要时伸出援手;为社会贡献力量,担负起自己应尽的责任。
白云朵朵,四处飘荡,人生价值,凸现梦藏的地方。
白云朵朵 晕染夕阳
老同学,说不完的话。老同学,时光雕刻的花。
虽然分手多年不得见,但是小范围的交流是经常性的人情往来,共同的话题是相互的思念,包括深情的问询。尤其是年过半百日子相对清闲,思念同学情潮水般一波一波难以平息。某年,家居县城的三五同学首倡,能联系上的同学共鸣,间隔三十余年,我们二年二班同学聚齐了一半多!
时光不老,我们不散,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遍历山河,仍觉青春值得。重温校园,共话当年情。我们分享着成功的喜悦,也互相慰藉着生活的不易,那份同学间纯粹的关怀与鼓励,温暖着每个人的心房。当年的毛头小子黄头丫头们,如今有的已满头白发,有的脸上爬满皱纹,有的更是儿孙绕膝。许多同学因忙碌而断了联络,不知你我他过得可好,是否因岁月流逝而忘却了问候?问那春风,问那夏阳,再问秋的思念,更问冬日月光……蓦然发现,白云朵朵,化雨化雪,也有浮云风吹去,也有流云已自殇,悲切!
有有心又细心的同学翻拍了二年二班毕业照,照片里面清晰的记载着每一位同学和老师。大家对着这泛黄的老照片,回忆着这位老师是否教过我们,那位老师又是否给我们留下过深刻的记忆,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纯真的初高中年代,每一个共同的记忆碎片,都能引起一阵共鸣,引来一片欢声笑语。有人聊起当年某位老师的经典语录,有人回忆起一起逃过的课、一起分享过的食物、一起搞的恶作剧,那些曾经以为平淡无奇的日常,此刻都成了最珍贵的宝藏。逝去的时光,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长卷,在岁月的长河中缓缓流淌,却又在记忆的深处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回顾那段青春燃烧的岁月,心中满是美好与亲切。同桌的笑声仿佛还在耳边回荡,那清脆的、无忧无虑的笑声,伴随着我们度过了无数个课间时光。老师的教诲,如同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至今仍萦绕在心头,时刻提醒着我们为人处世的道理与对知识的敬畏。
真挚的同窗情,如同陈酿的美酒,在岁月的沉淀下,愈发香醇。那些青春的回忆,是我们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无论时光如何流转,都将永远闪耀在我们的生命之中。“二年二班亲同学群”应运而生,汇聚和传承着纯真的同学情:从年节的互拜,到家有大事小情的到场;从远道归来的迎接,到跨地区的专访;从聚会杀猪宰羊的专场,到情难自已的清唱;从二年二班的寻觅,到对二年一班的扩张……是的,是的,一切让人感慨,一切让人不由得赋诗歌唱——
“鹤发童颜岁月长,端起酒杯敬过往。
笑看浮沉任炎凉,别把不堪放心上。
昨日已去回首望,不留遗憾在世上。
见你想要见的人,做你想要做的事
世间只来这一次,活出想要的样子。
人生不过几个字,唯有自渡世间事”。
鹤发童颜岁月长,端起酒杯敬过往——对过去,我们感恩、感念、感动;对未来,我们知道要争分夺秒,在生活中不断体验那些不一样的精彩;见你想要见的人,做你想要做的事——现在条件好了,我们有时间,也还有精力和体力,我们愿意抓紧去做过去想做,没有做的那些事,去见我们想要见的那些人;端起酒杯敬过往——是对半个世纪同学情的感激,也是我们继续保持同学情谊的承诺。
白云朵朵,晕染夕阳。二年二班同学,星河有我。
2025年 10月10日
作者简介
未央君:本名王伟明,吉林镇赉人,退休公务员。现代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华人文学》签约作家,半朵中文网专栏作家。作品见诸《人民公安报》《检察日报》《法制日报》《吉林日报》和《新时代文化传媒》、南国文学原创平台、《天津散文》《中国现代文化报》《世界经典文学荟萃》《嫩江文学》等,间有获奖,并收录各种文集。著有近30万字的散文集《神游 散佚在岁月中的五彩梦》。
-
下一篇:瘦石先生《沁园春》词九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