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英|对王兴舟散文的了解和认识
更新时间:2024-09-19 关注:82
对王兴舟散文的了解和认识
——在王兴舟散文集《梦里有几朵花儿在开》研讨会上的发言
文:石英
我对那王兴舟同志本人及其作品呢都很熟悉,在这之前,也曾为他的作品写过评论,不过因为这一次参加他的作品研讨会才觉得他的散文写得不错,而是在这之前相当长的时间就认为:在当前散文创作的浩瀚的大海中,兴舟同志的散文也有水平、有质量,写的很用心,对自己有取法守上的之列。而不论作者本人身居何地,属于什么级别的地市。
由于我还读过他以往的几本散文集,所以我的发言就不仅限于最新出版的这本集子。
首先他作为迄今还一直担任比较繁重的现职工作的业余作家,我想谈谈就我所知他的创作观和写作态度。他对散文(当然也不绝对限于散文)的热爱是一贯之非同寻常的。但这是一种在沉静外表之中的炽烈的追求。不说是整个生命,也是生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二三十年间锲而不舍,从未间断。既然要写就尽求写好。在每一篇文字的选择上也是如此:一是熟悉这块生活,二是喜欢这个题材,三是集中力量倾情倾力写好这一篇,这三个要素构成了一篇哪怕是区区两三千字散文的坚实载体。
再者是他的语言文字。在我的印象中,他的文字介于清淡与浓烈之间,总得来说是比较干净的。不贫乏也不过分的丰瞻奢侈,但他长于写真,有画面感和具象感。但不是那种着力去营造氛围,而是似乎是信笔烘染所致。相对而言,他还是喜欢简洁,不该浪费笔墨时很“现代”,点到为止,绝不婆婆妈妈,唯恐读者不懂,啰嗦个没完;有时,不惜一步迈过而登堂入室,省却了多余的循规蹈矩。总的说来是不拘一格,大小由已,评略情绪而定。不保守,更不盲目追逐“新奇”。正因为如此,所以他的散文风格比较能够适应许多人的口味。记得我几年前读过他的一本散文集,其中的篇章味道就不单调,有的近科天真纯情,蓓蕾初开,有的又文意老劲,如入深山老林,古意融融不一而定。
最后,由王兴舟散文联想到散文及至整个文学作品的技巧问题。以散文为例,几十年就有所谓“形散而神不散”的高论,还有更具体的如“四规八法”之类。当然也有对此不以为然的,最大的技巧仍是无技巧的说法。对此,王兴舟都注意过,也思考过,却都没拘泥于何种的圭果,只是“择其善者而从之”,或者说是“择已认为善者而从之”,还是按照自己的选择和理解持之以恒地实践下去。应该说是对每个写作者而言,鞋是跟脚还是挤脚只有本人觉得合适才好走路,而且每个人的脚型和走路的习惯也都不完全一样。
所以,我的上述发言,不是对他的鉴定,更确切地说是通过我对他写作散文的感受与了解,作了一些不全面的介绍,与多数人的共识作粗浅的对照。谢谢。
作者简介:石英,原名石恒基,笔名荧光。山东龙口人。中共党员。1961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历任《新港》月刊编辑,百花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散文》月刊主编,天津作协副主席,《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高级编审。中国散文学会名誉会长。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57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火漫银滩》、《血雨》、《密码》等,诗集《故乡的星星》、《石英精短诗选》等,散文集《秋水波》、《母爱》、《石英杂文随笔选》等,短篇小说集《气节》,中篇小说《文明地狱》,传记文学《吉鸿昌》,专著《怎样写好散文》等50余部,计1000万字。长篇小说《同在蓝天下》、《离乱之秋》均获天津市鲁迅文学奖,散文《武夷山的雨》获天津市作品一等奖,《厦门风韵》获中国报纸副刊好作品一等奖。
-
上一篇:张欣民|舟行万里传花香
-
·王兴舟|在滑师的日子里2024-09-20
-
·王兴舟《梦里 有几朵花儿在开》:告诉你散文最宝贵的品质是什么2024-09-24
-
·王兴舟《梦里有几朵花儿在开》捐赠暨作品研讨会在安阳举行2024-09-19
-
·扶风《山水林泉里的风度——读兴舟先生散文记》2024-09-19
-
·陈才生《梦里花开在故乡——王兴舟读后感》2024-09-19
-
·姬学友|王兴舟先生的散文观和散文实践2024-09-19
-
·江月|舟行水上 花开梦里2024-09-19
-
·唐兴顺|字在纸上皆轩昂2024-09-19
-
·石英|沉静的外表 涌泉的文思——关于王兴舟与他的散文2024-09-19
-
·张欣民|舟行万里传花香2024-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