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欣民|舟行万里传花香
更新时间:2024-09-19 关注:92
因工作关系,我多次出差到安阳。
安阳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素有七朝古都之称。殷虚的甲骨文,文字学家认为是中国最早的文字;羑里古城,是拘文王而演周易的地方。安阳还有现代的红旗渠,更有雄浑壮美的太行山,太行风情、太行人。这些都闻名天下。安阳,皇天厚土,气象非凡。近读安阳人王兴舟的散文集《梦里有几朵花儿在开》,如同在安阳穿行,穿越,古朴,鲜活;深厚,丰富;浓烈、清淡。捧读中,馨香之气扑面而来,越细渎,味道越浓,越深思,越发掘出古玩珍宝,奇花异草。
读书,不仅要注重文字的美,更应注重文字的广度、深度,这样可以让人在读书的过程中有独特的发现,获得独特的享受。写书的人怎样才能做到呢?在《羑里城》这篇散文里,我们知道作者在羑里城的汤阴十中做过教师,教的是高中历史地理。为了工作更是为了对学生负责,他深入研究历史、地理,读了二十四史、《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和《蒙元秘史》。羑里城是周易的诞生地,更是他深入研读的对象,同时研读了西周、东周两朝二十四王。他在上学时还通读了《资本论》。苏轼云,腹有读书气自华。自华之人其文也会有常人没有之华,自华更是文学创作的营养液。由于其有广博的知识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他的散文里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他的散文里有佛语,有古言,有禅意,有民谚,有哲理,当然更多的是今日之理念。将这些语句有机巧妙地揉在一起,凸显其艺术之美,如享受一桌丰盛的美味大餐。《佛堂》写到,“在佛堂村,虽没有木鱼磬声,没有碧瓦飞甍,没有佛影梵音,但却感到禅意浓浓……夜宿佛堂村,享受的是静到极处的雅趣,天上的星星像灯,林中的鸟鸣如歌,地上的虫呤似雨,甚至还可以听石墙另侧彯来的鼾声。”读着他的散文,是美的享受。
在兴舟笔下峻岭河谷,风花雨雪里满是柔情,水墨写意里都是雅致。我们品读具有跳跃性句子,体会到他对生活的热爱。说他的作品具有艺术之美,是因为体现出清新明快,蓬勃向上的韵味和格调。《林虑山记》写道,“它像一位威风凛凛,身披战袍的大将军,从北京西山出发,一路拖袍南下,随势起伏,把黄土高原和华北大平原各抛一边,让战袍飘坠在祖国北方,化作一脉巍峨峻极的高山,那就是太行山。”多么新奇形象的比喻,巍峨的太行山立刻耸立在面前,令人仰视和惊叹。“每到饭时,要赶饭事。为了省去跑路的麻烦,饭是要一次盛够的。所以山里人碗里的饭都要堆得高高的,像一座小山,人隐在后面吃着吃着就把头埋了进去,不等他吃完你别想看到他的脸面。饭事是山里人一天当中最热闹的地方,新闻满天飞,八卦乱成堆,所以吃罢饭把碗一撂,还要胡喷狗扯上半天也不回家,这时你就会看到穿戴规整又略显臃肿的妇人,怀里奶着孩子,露出大半胸膛,站在矮墙垛上,扯着嗓子,嘴里带着脏字,骂骂咧咧地朝着自己的男人喝斥。男人们倒也知趣,在一连串的骂声里,把吃得滚圆滚圆的肚囊往上一提,整个肚子像灌满水的塑料袋子,一涌一涌地耸着波线,相互间偷偷地扮个鬼脸,挤着小眼笑笑,就低着头回家了。”读着这样的作品,如身临其境。一幅山村人的生活的画卷跃然面前,流露出他处处对生活的热爱,对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意和赞美,也会深深感染读者。
美,无处不在,真正的美就隐藏在自己身边,在平凡生活和寻常事物中。正如兴舟说的,书中大部分文章写的是以故乡为中心的太行山风情——这是我与生俱来、摆脱不了的。把根所在那里,太行山风土的影响大约很深,成就了他不可除去的文性与文心。兴舟用《梦里有几朵花儿在开》作为散文的书名。有几朵花呢?我数了数,共有107篇,加上后记刚好108篇。108这个数字在中国古代可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字。道教里36天罡72地煞,组成一个无穷尽的世界。我不知兴舟是有意还是无意汇成108篇。但108篇却如108朵花在开放,当然又不是纯数字的花。花园里无数朵花竞相开放,有大自然的美丽山水之花,有古刹钟声之花,有山林鸟鸣之花,有风花雪夜之花,有居家过日子的盆盆罐罐之花,有养生治病的药锅之花,有友情之花……繁花似锦。这些花有大花有小花,赤橙黄绿青蓝紫,五颜六色,美不胜收,是他对生活的爱,时不时地或自觉不自觉地用文学的眼光打量生活,把自己的笔化成独特的感观来感悟生活。
他散文写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句子短小精悍,行云流水般。标点符号之间句子多于10字的很少,几乎没有超过20字的,4字的短句也可以说是词组占有相当的篇幅。文中短句读起来朗朗上口,不觉沉闷,聚起成文,散开为诗。文中有诗,诗中有画,画中有意。用笔细腻,极为讲究,色彩鲜亮而又蕴藉,在精雕细琢中激发文字的味道,很有经典散文的韵味。《山里观瀑记》中,“这里飞瀑成串,山溪从山野里跌落下来,一个跟头就是一片景色。而且每景如画,每画如诗。如画的时候,取舍有别,详略得当。该水多的地方,水平如湖,碧波荡漾。如诗的时候,双声叠韵,水流穿石入滹奔腾而下,如两玉相碰,铿锵有声,水流渐缓,曲曲婉转,但平仄俨然”。《山茶》一文里,“漫山遍野的连翘树丛,苍翠蔚然,古拙虬劲,高不盈尺,宽不满步,不生不灭,不盛不衰,不蔓不枝,享山水之润,吸云雾之灵,获日月之华。”读着能让人嗅出文字的馨香。
兴舟是位勤奋的作家,从这本书里就可以看出来。其中有一章《春天,究竟有多少日子》,从2017年元旦的《雪花》开篇,几乎每天写一篇,一直写了一个春天,多则数千字,少则几百字,除夕日,大年初一也没有停笔。除夕夜里的《春节前的夜》写道,鸡要报春晓,地要染春色,没办法,谁也挡不住。春天来了!岁在丁酉,天下大吉!为了写太行行山,写属于自己的山,或邀友,或独行,他攀岩登峰,跋山涉水,用山水激发灵感。苦中不觉苦,苦中寻乐。在《山路》,“一路紧张与舒缓交替,惊险与惊喜相伴;起风了,人衣如帆,顺风则踉跄快进,作飘摇之态;逆风也艰苦难行,呈婀娜之姿;立则风摧欲倾一木难支;行则飘忽不稳若柳拂风,竟会使人很有几分害怕呢!……但绕个山弯过去,又都是些新的欢乐和惊喜。因为绝美的风景,总在山路的尽头!”
兴舟将每一次工作调动,工作地点的变幻,看成是一个码头。在《羑里城》里他说道,羑里城是我人生旅途的第一个码头,从此他这只舟开始了人生的航程。他说,凡居住过的地方及参加工作后,能独立使用的办公室多要给它取个堂号或斋名。我觉得,这就是他的码头。每到一个码头,兴舟就会补充文学的装备(生活)、给养,开始新的航程。面对飞逝的时光,世事沧桑,兴舟说,“人过五十,一切都是急促的,前面的事情众多,后面的期望殷切,我是不能有丝毫懈怠的。我不会徘徊,只有奋然前行,因为太行山永远在那里,我听到了呼唤,也受到了鞭策!”我们似乎听到了他启航的笛声。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舟行万里传花香,我们期待着,兴舟在波澜壮阔的航行中,拾取更多的文学珍宝。
作者简介:张欣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中国冶金作家协会主席
-
下一篇:石英|对王兴舟散文的了解和认识
-
·王兴舟|在滑师的日子里2024-09-20
-
·王兴舟《梦里 有几朵花儿在开》:告诉你散文最宝贵的品质是什么2024-09-24
-
·王兴舟《梦里有几朵花儿在开》捐赠暨作品研讨会在安阳举行2024-09-19
-
·扶风《山水林泉里的风度——读兴舟先生散文记》2024-09-19
-
·陈才生《梦里花开在故乡——王兴舟读后感》2024-09-19
-
·姬学友|王兴舟先生的散文观和散文实践2024-09-19
-
·江月|舟行水上 花开梦里2024-09-19
-
·唐兴顺|字在纸上皆轩昂2024-09-19
-
·石英|沉静的外表 涌泉的文思——关于王兴舟与他的散文2024-09-19
-
·张欣民|舟行万里传花香2024-09-19